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山东大学赴贵州毕节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

    2024-08-30    阅读:
    来源:山东大学控制学院助力黔行志愿服务队
      7月17日,山东大学赴贵州毕节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在毕节市赫章县有序开展。
      汉语普通话是中国人沟通的桥梁,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助力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赴贵州毕节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依托支教活动,结合赫章县金银山社区的具体情况,策划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活动,旨在提高普通话普及率,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服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队员们发挥专业优势,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杉木林,同学们踏着朝阳走进教室,队员们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与语言文字政策作为出发点,队员贺立妍向中年级同学开展了普法教育,向孩子们介绍规范语言文字在法律规约中的明确要求。“大家认为法律是什么?”,在课堂伊始,贺立妍向孩子们抛出了这个基本的问题。贺立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作为普法教育的基本纲领,在她的循循善诱下,同学们逐渐理解了规范语言文字在法律规约中的明确要求。在贺立妍的课堂上,普法与推普相辅相成,为孩子们搭建通往法治社会的连心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的文化瑰宝与智慧结晶。队员们带领同学们分享交流特色非遗文化,在实践中落实推普工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队员吴彦林为高年级同学们介绍了彝族服饰的构成和特点,向同学们展现了彝族服饰的魅力,将民族的瑰宝用普通话带给孩子们,让民族的文化用更加官方的途径传播到中国的未来。吴彦林还组织孩子们自主绘画或拼接彝族服饰,传承与创新在孩子们充满想象力的画笔下肆意生长。队员吕景思为中年级的同学们带来舌尖上的中国,将国家通用语言与中国的八大菜系相结合,并分析了贵州当地的饮食特色和原因。以普通话为工具,孩子们与更加广阔的中国美食相会。在课堂的后半段,吕景思带领同学们动手实践,用手工黏土捏出属于每个小朋友的“舌尖上的中国”。


      童语道童音,推普向未来。普通话对内承担着主力乡村振兴、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对外也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责任。在中年级的课堂上,队员黄诗艺向同学们系统地进行了普通话的科普。黄诗艺带领孩子们进行情景演绎,练习常用的普通话礼貌用语,在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中带动着孩子们对普通话的认识。她还特别向孩子们说明了易错文字的读音,并和孩子们一起挑战绕口令、断句、朗诵、词语接龙等趣味小问题,切实提高同学们的普通话水平。

      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从山海之滨到乌蒙金沙,队员们用行动为西南青山送去自己的拳拳赤子心。在未来的时间,队伍将坚定不移推动普通话推广,助力普通话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切实提高当地孩子们的语言能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