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绿色建筑助力乡村振兴—西安科技大学学子绘制未来的“绿色”蓝图

    2024-08-30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2024年8月14日,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遇建绿意”绿色建筑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安康市汉阴县开展社会实践。围绕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活动,进行实地调研。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推进美丽城乡建设、探索创新创业的可能贡献青春力量。

       在进行实践活动前该实践团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学术论文、行业报告等文献资料,了解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现状等。搜集安康市汉阴县内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信息,并确保调研对象能够覆盖不同的地区、类型和功能。

图:实践团在汉阴县

       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坐落于陕西省最南端,地处秦巴腹地,北枕秦岭,南依巴山,凤凰山横亘东西,汉江穿境而过。这里山川秀美,水系发达,具有得天独厚的水乡风貌。

 

图:实践团在民居内进行测试

       漩涡镇的民居建筑,因历史原因及特殊的地理位置,融合了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华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精髓,呈现出多元化的风貌。民居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土房子、石头房、竹木房、砖房等,它们或聚集成村,或散落如星,矗立于汉江之畔。这些建筑既有北方建筑的厚重沉稳、严整对称,又不失南方建筑的布局灵活、玲珑清雅,充分展示了秦巴地区民居的独特魅力。

 


图:实践团与当地居民进行合影

       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的民居建筑,是秦巴地区民居文化的杰出代表。它们不仅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建筑类型和独特的地域特色,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风情。

 

图:实践团对民居进行测量

       实践团对选定的绿色建筑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记录相关数据和信息如其规划布局,材料应用,水资源管理、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并进行总结。通过与当地的村委会干部,居民等进行交流,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不同类型建筑的历史与使用情况,建造过程等等。随着当代建筑形式的大量普及,各地区新建农房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工业化建造模式,不仅产生了大量不符合实际需求的住宅样式,更严重的是遗失了民间千百年来通过不断演化传承下来的低技术建造经验。

 

图:实践团对房屋数据进行测量

       并且传统民居在能效方面往往受限于技术和材料的限制,而绿色建筑则通过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计理念,实现了能效的显著提升。两者的结合,就是要将绿色建筑中的节能技术和设计理念引入到传统民居的改造和新建中,通过优化建筑布局、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降低建筑能耗,提升能效水平。实践团成员作为相关专业的学习者,有义务且有决心思考并努力解决民居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推进美丽城乡建设。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