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感悟稻米文化,推进产业振兴——2024年扬州大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2024-09-10    阅读:
    来源:“感悟稻米文化”暑期实践团
  2024年暑假扬州大学农学院学生组成实践团在江苏省泗洪县张洪程院士创新试验基地内展开了为期一个水稻季的劳动实践。基地位于泗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智慧园区内,耕地面积约9.7万亩。该基地由泗洪县政府和扬州大学于2020年11月联合创建,主要致力于发展优质稻米产业,促进现代高效稻米产业发展,打造全国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加工集散中心。基地配套建设600余平方米办公区、团队宿舍、食堂、4100余平方米农机库及能够满足团队科研要求的实验室及品鉴室,同时购置了无人驾驶拖拉机、测深施肥无人智能插秧机、无人植保机、九道工序种植机、平地机等农机新型装备。
  实践团步入基地技术展厅,先进农业技术的展示让他们眼界大开。在智能温室模拟区,成员们惊叹于环境控制系统的精准与高效,它能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自动调节温湿度,实现全年无休的精准种植。水肥一体化演示区,智能滴灌系统根据土壤湿度及作物需水需肥情况,自动配比并精准输送,既节水又高效。而在无人机植保展示区,成员们观摩了无人机如何在空中灵巧飞行,进行精准的病虫害防治作业,其高效便捷令人印象深刻。此外,展厅还展出了各类智能农机具和农业物联网技术,让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激发了他们投身农业科技创新的热情和决心。
  (团队成员参观农业技术展厅)
  随后,实践团成员全情投入到了水稻苗期培育的劳动中。他们分工协作,有些人负责育苗盘的准备,小心翼翼地铺上育苗土;有些人则专注于播种,将一粒粒稻种均匀撒在土上,再轻轻覆盖一层薄土。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践团学会了如何调控温室内的光照和温度,确保水稻苗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成员们还亲手参与了灌溉和病虫害监测,体验了科技与传统农艺结合的现代化农业实践。这次亲身体验,不仅让实践团成员深刻理解了水稻苗期培育的精细与不易,更让他们对农业劳动的艰辛与农业科技的神奇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团队成员进行育种实践)
  随着夕阳西下,实践团的农业体验之旅也接近了尾声。在基地的告别仪式上,成员们分享了这一天的收获与感悟。他们纷纷表示,通过亲手参与现代农业生产,不仅深切体会到了科技在农业中的巨大推动力,更对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创新有了新的敬意。实践团团长总结道:“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农业知识,更收获了对劳动的尊重与热爱,这份经历将是我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实践团与基地工作人员合影留念,记录下了这段难忘的时光。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未来的憧憬,实践团踏上了归程,心中满是对农业美好未来的无限期待和对科技助力农业的坚定信念。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