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以青春之力,绘非遗新篇”——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春泥队”实践团队走进冯嘴村

    2025-01-24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为了传承非遗传统文化,凝聚社会发展文化动力,1月10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春泥队满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踏入了这个与花鼓灯非遗文化紧密相连的冯嘴村进行文化传承接力活动。
  

  图1 花鼓灯非遗传承艺人正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

  图2花鼓灯非遗传承人与孩子们一同练习舞蹈
 
  春泥队一进入冯嘴村,就仿佛置身于花鼓灯的艺术海洋。他们首先来到村里的文化广场,这里是花鼓灯表演的重要场所。当地的花鼓灯艺人早已等候多时,热情地迎接这些年轻的文化传承者。艺人们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精神抖擞地展示着花鼓灯的经典动作和表演技巧。从那轻盈的“三步一颠”舞步,到变化多端的扇花舞动,再到激昂有力的锣鼓节奏,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花鼓灯文化的深厚底蕴。接着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春泥队参观了中国花鼓灯传习所,这里陈列着大量与花鼓灯相关的珍贵文物和资料。一幅幅老照片记录了花鼓灯的文化发展历程,从田间地头的自娱自乐,到登上国内外的大舞台,无不彰显着花鼓灯独特的艺术魅力。周恩来总理曾把花鼓灯誉为“东方芭蕾”。春泥队还与村民们也进行了亲切交流,了解花鼓灯在当地的传承现状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村民们纷纷表示,虽然他们热爱花鼓灯,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花鼓灯的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队员们深感责任重大,他们向村民们宣传花鼓灯文化的重要价值,强调保护和传承这一非遗文化的紧迫性,并鼓励村民们积极培养年轻一代对花鼓灯的兴趣,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在冯嘴村继续焕发生机与活力。
 

  图3实践团队在当地人带领下参观传习所


  图4实践团队邀请冯嘴村民一起拍照纪念

  图5实践团队与村委书记及工作人员合影
  
  此次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春泥队的文化传承接力活动,犹如一阵春风,为冯嘴村的花鼓灯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团队成员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承的重大责任。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入地学习和研究花鼓灯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将冯嘴村花鼓灯文化的火种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为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