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辐能冷甲——个体热管理衣服方案调研团”开展调研访谈

    2025-02-11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为深入了解医用防护服在临床使用中的实际情况,明确医护人员对其需求与期望,2 月 8 日,“辐能冷甲 —— 个体热管理衣服方案调研团” 成员朱婵玉、李欣睿前往淄博市中心医院进行调研并对心内科主任张磊进行了访谈。

       在临床工作中,医用防护服是医护人员的重要装备。张磊介绍,心内科、血管外科等科室在进行介入手术时都需要使用防护服。他提到,医院每年的造影手术量接近9000例,防护服的使用频率极高。然而,当前的医用防护服存在不少痛点。张磊主任直言,最大的问题是重量。现有的铅衣普遍重达十几斤,早期的含铅防护服甚至接近 20 斤。医护人员在长时间手术中穿戴如此沉重的防护服,腰椎和膝关节承受巨大压力,极易引发疾病,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谈及通过辐射冷却技术提升防护服散热和舒适性时,张磊表示这会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在功能优化方面,他认为除了轻量化设计,散热和透气性也亟待提升,保持手术时相对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十分关键。同时,延长防护服的使用寿命也意义重大,若能将常规五年的使用期限延长,在相同价格下,无疑是一项重大创新。对于防护服的未来发展,张磊指出,当前一些创新尝试,如手术吊架和铅玻璃防护装置,虽能实现零负重,但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理想的防护服应在保证防护效果的前提下,采用更先进的材料技术,使铅层更薄、重量更轻,同时提高抗折性,减少因折叠造成的损坏。
       此次采访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医用防护服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和现状,也让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对于防护服改进的迫切需求。未来,团队将继续致力于个体热管理衣服方案的研究和优化,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加舒适、高效的防护装备,共同守护生命的安全线。
文/孙玉敏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