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重庆大学非遗千古,文化不息实践团在“缘来如此”非遗体验馆专 注学习陶瓷技艺

    2025-02-12    阅读:
    来源:重庆大学
活动的具体内容从上午十一点准时开始。两名同学抵达体验馆后,立刻被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所吸引。店内不仅有精美的陶瓷,还有色彩斑斓的掐丝珐琅器皿、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古朴典雅的刺绣作品等,每一项技艺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陶艺大师带领下,我和几个小伙伴开始制陶。制作陶瓷的第一步是揉泥,一大块陶土被放置在木质工作台上,制陶人双手稳稳地握住它,用力挤压、揉搓,如同在驯服一匹不羁的烈马。随着揉动,陶土中的气泡被一点点挤出,质地愈发细腻均匀,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蜕变积蓄力量。紧接着是拉坯环节,这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具艺术感的部分。陶土被精准地放置在飞速旋转的拉坯机转盘中心,制陶人轻轻蘸水湿润双手,而后缓缓靠近陶土。

成型后的坯体还需经过精心的修坯工序。修坯刀在制陶人手中如同画笔,小心翼翼地在坯体表面游走。它削去多余的泥料,将拉坯时留下的细微瑕疵一一抚平,让坯体的线条更加流畅、规整,使每一处转折都恰到好处,赋予了陶瓷一种精致的美感。修坯完成,便进入了装饰阶段,最后是烧制。

活动期间,两名同学还与非遗大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他们了解了更多关于非遗文化的知识和故事,也感受到了大师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这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学到陶瓷的制作技艺,还让我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重庆大学“非遗千古,文化不息”实践团
记者:陈怡彤
拍摄: 陈怡彤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