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返乡青春声,共铸民族梦

    2025-02-18    阅读:
    来源:塔里木大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2月10日,乌鲁木齐市六十户乡星火村村委会举行了例行升旗仪式,升旗仪式过程当中,来自本村的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返乡大学生张文杰进行了一场意义深刻的国旗下思政宣讲,主题围绕“同心同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结合乡村实际情况与自身经历,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思政分享。
 
当日清晨,阳光洒在村委会的广场上,村民们整齐列队,      伴随着激昂的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升旗仪式结束后,返乡大学生张文杰走上发言台,他身着朴素整洁的服装,眼神坚定而自信。
在宣讲中,张文杰同学首先谈到了乡村的现状。他指出,在星火村这个大家庭里,虽民族构成或许较为单一,但村民们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氛围,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体现。他举例说道,“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各族人民都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各民族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就必须坚守共同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实现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团结奋斗。村里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时,全体村民齐心协力,无论是种植技术的交流,还是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拓展,大家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共同应对困难,最终实现了产业的稳步发展,村民们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这种团结一心谋发展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优良传统在乡村的延续。
随后,返乡大学生张文杰分享了自己在外求学的经历。他讲述了在塔里木大学大学的校园里,与来自不同民族的同学相处的点点滴滴。从最初因文化差异产生的小摩擦,到后来通过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提到,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中,他积极向同学们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同时也深入了解了其他民族的独特文化,这让他深刻认识到,正是各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才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
张文杰在国旗下宣讲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一位村民应尽的责任。他呼吁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继续发扬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加强交流与合作。无论是在乡村建设、产业发展,还是文化传承等方面,都要拧成一股绳,共同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而努力。
此次国旗下的宣讲,赢得了村民们的阵阵掌声。村民们纷纷表示,通过返乡大学生的宣讲,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团结一心建设家乡的决心。
张文杰同学的宣讲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理念,也展现了返乡大学生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相信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六十户乡星火村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实现乡村的和谐发展与繁荣进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