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吉首大学青红实践:“茯”“靖”千万家

    2025-07-10    阅读:
    来源:原创

“茯”“靖”千万家

           2025年7月8日,吉首大学青年文化筑梦之旅团队深入靖州康源苓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核心生产区,开展产业链实践调研。团队成员在现代化车间见证茯苓加工全流程,并与企业领航者共话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升级路径。
  车间实践:传统工艺与科技赋能技艺革新
  由于茯苓的形态、规格大小不一致,很难统一采用机器去皮,仍是人工操作。团队成员在专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此项工艺,深刻感受到其中的不易。而在恒温恒湿烘烤区,团队系统观摩无硫加工核心工艺。该区域采用45℃→55℃→40℃三阶段梯度温控技术,配合8组立体循环风机确保受热均匀,全流程禁用硫磺熏蒸,实时监测仪持续显示二氧化硫残留量"未检出"。
 
  企业座谈: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在车间实践后,团队成员采访了康源苓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黄莉萍女士,了解公司的发展历程。团队成员们了解到黄莉萍女士在退休之后因难舍故土情怀,不忍心看到靖州各位乡亲们守着“黄金土疙瘩”却过着穷日子,下定决心开始创业。该公司于2016年成立,2018年被认定为“怀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1年被授予“怀化市优质企业”,企业发展蒸蒸日上。在未来,黄女士表示将会更加注重人才链的培养,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链价值的再造,进一步提高当地茯苓种植户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推动“茯”“靖”千万家。
 
  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乡村振兴指明根本方向。实践表明,青年群体以科技赋能生态资源转化,用专业能力服务地方特色产业,是践行"两山"理念、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来源:原创
作者:李湘媛
编辑:廖林莹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