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支教活动进入第三天,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志愿者们持续深入教学一线,通过精细化课业辅导与精心设计的特色课程,为社区学子提供了充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9:00志愿者们走进教室,针对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开展了耐心细致的作业辅导。他们俯身于课桌之间,为孩子们解答语文、数学等学科的疑难问题,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在安静而专注的氛围中,孩子们认真书写、积极思考,志愿者们则通过清晰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孩子们梳理思路、掌握方法,有效提升了学习效率,夯实了学业基础。
图1:志愿者在为小学生解惑
14:30开展精彩纷呈的特色课程,旨在拓展视野、涵养情操。首节《民俗文化故事》课,志愿者老师运用生动的讲述和丰富的图文资料,带领孩子们走进了绚丽的民间文化宝库。从家喻户晓的灶王爷传说、十二生肖的起源,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日习俗,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激发了孩子们对乡土文化的浓厚兴趣。课堂穿插互动问答与情景模拟,让孩子们在积极参与中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潜移默化地增强了文化自信。
图2:志愿者正在上《民俗文化》课
紧随其后的是主题鲜明的“扫黄打非”护苗小课堂。志愿者老师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贴近生活的案例和直观易懂的图片,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黄”与“非”的危害性。课程重点引导孩子们学会识别非法出版物和不良网络信息,掌握拒绝和举报有害内容的方法,倡导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的理念。课堂强调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构筑了一道坚实的思想防线。
图3:志愿者正在开展“扫黄打非”讲座
支教第二天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志愿者们务实奉献的精神和对乡村教育的热忱。从专注的课业辅导到活跃的特色课堂,孩子们展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支教团队通过扎实的教学实践,不仅传授了知识,更致力于开阔乡村儿童的眼界,守护其身心健康成长,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活动成效显著,受到学生和村民的积极评价。
文字:熊华宇 陶治睿 摄影:周孟琪
武汉东湖学院橘徕服兮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