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北川羌族自治县古羌水磨漆艺传习所开展羌族水磨漆艺传承创新活动。活动邀请第7届非遗传承人,通过作品展示、工艺分享、互动体验,推动省级非遗与现代生活融合,吸引高校师生及非遗爱好者参与。
活动伊始,第7届非遗传承人、北川羌族自治县古羌水磨漆有限公司技艺骨干朱红志讲解作品。陈列区,经蜂蜡封口的葫芦受关注,传承人介绍:“蜂蜡封口是传统技法,能锁住葫芦蜜香。” 特殊叶子原型茶壶,纹理 “看得见摸不着”,添品茶意趣。展台上,车挂件、茶杯等实用器物兼具美与实用,融入现代工艺获金奖的古琴,展现第七代传承创新,“结合水磨漆技法与现代设计,让古琴成文化载体”。
直径近2米的"四川水文图"圆盘亮相,由古羌水磨漆团队与中央美院共创,以红、金展现地域文化。团队优化流程、选推广材料降成本,让作品走向市场。互动环节, “漆艺书签绘制” 吸引参与,众人感受漆艺细腻。
北川羌族水磨漆艺传承千年,含80余道工序,已培训学徒、教学超800人次,带动就业、创旅游收入。此次活动让古老漆艺成 “可参与、可体验、可消费” 文化符号,为非遗传承提供 “北川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