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湖南工程学院"织"青春力量筑梦侗乡留守儿童 展开“七彩假期”支教活动

    2025-07-12    阅读:
    来源: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

在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号召下,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东方红青春"织"约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湘黔交界的会同县坪村镇铺坪村,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这支由师生组成的志愿团队聚焦侗苗聚居区留守儿童需求,创新构建"7+5"育人体系,通过七大主题课堂贯彻五育并举理念,为200余人次山区儿童织就多彩暑期生活。
 

‌多维课堂构筑成长阶梯‌

队创新采用"7+5"教育模式,精心设计每日主题课程,将思想引领、科技创新等七个板块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相结合。在思想引领日,志愿者以"三旗"知识竞答点燃爱国情怀;身心成长日通过躲避球竞赛与"五防"安全课筑牢身心防线;文化传承日带领孩子们用侗族剪纸寄托亲情;文明生活日以垃圾分类游戏培育现代公民意识;科技创新日则让织线设计与VR技术碰撞出智慧火花。最后两日的普通话推广、课业辅导与八段锦教学,实现了知识传授与艺术熏陶的有机融合。

‌专业赋能激活文化基因‌

志愿者们充分发挥纺织服装专业优势,将民族服饰美学融入艺术课堂。"我们让侗寨孩子从描摹传统纹样开始,既是对非遗的活态传承,更是文化自信的播种。"团队指导教师龚旭昱介绍。通过"指尖上的中国建筑"赏析等特色课程,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产生奇妙化学反应。

 

‌青春汗水浇灌振兴希望‌

在日均35℃的高温下,志愿者们每日往返于田间与课堂,衣衫尽湿仍坚持创新教学形式。留守儿童粟泽涛在结业展示中捧着自制的剪纸作品说:"哥哥姐姐们带来的不只是知识,更让我看见了山外面的世界。"当地村支书表示,这种"高校+少数民族村落"的帮扶模式,真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据悉,该校已与铺坪村建立长期帮扶机制,未来将通过"线上+线下"双轨模式扩大辐射效应,让更多山区儿童持续受益。这支用专业与热忱"织"就梦想的团队,正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