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被染蓝的时光:非遗扎染的绿色解码

    2025-07-13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通讯员 孟书宇 田甜)2025年7月9日,湖南女子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商学年华·筑梦服务队走进康园社区,成功举办了主题为“青出于“蓝”——非遗扎染环保袋体验”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本次活动共吸引了30余位社区小朋友热情参与,成功实现了教育协同、儿童协同,使得孩子们体会到非遗文化的独有魅力。
  活动前,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提前精心准备了纯棉环保布袋、天然植物染料以及扎染所需的各种工具材料。孩子们看着志愿者姐姐们准备扎染用的工具,眼中都充满了好奇。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地教授了捆扎、折叠、浸染等基本技法,引导孩子们发挥创意,在环保袋上设计出独一无二的图案。孩子们围坐在水盆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小老师演示扎染技法。"像折纸飞机一样对折布袋""用橡皮筋扎出小疙瘩",在志愿者姐姐们手把手指导下,小朋友们将白布袋扎成不同形状,浸入靛蓝染缸。随着布袋的展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案跃然“袋”上,孩子们都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此次环保袋扎染活动,不仅为康园社区增添了艺术氛围和文化气息,有效宣传了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也锻炼了商学院学子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服务奉献精神。服务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为构建和谐社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了青春力量。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爱不释手的,将自己的作品在手里把完整互相比一比,说:“谁的更好看?”“老师你看!我的环保袋像不像炸开的蓝色烟花?妈妈以后别买塑料袋了,我要用自己染的特有的布袋!”。看着他们满心欢喜地展示成果,听着这些充满童趣的话语,志愿者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一刻,非遗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冰冷记载,而是化作了孩子们手中鲜活的艺术,在欢声笑语中生根发芽。这份传承的使命,也在志愿者们心中愈发清晰而坚定,激励着他们继续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
  (图 刘诗佳 彭嘉仪 第一作者 孟书宇 联系方式 15332805477 责任审核人 田甜)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