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深耕银龄健康——杭师大学子开展预防失能主题宣讲

    2025-07-14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7月14日清晨,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已暖意涌动。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与护理学院“守护银龄,筑防失能”实践团志愿者整装待发,在淅淅晨光中开启了失能预防健康宣教服务。有了前期的实践经验,结合初步调研结果优化服务细节,以更精准的专业指导为社区老人筑牢健康防线。
  分点深耕:多场景宣教精准触达
  当天上午,志愿者们按既定分组分赴三大站点,针对不同场景需求开展针对性服务。
  在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体检区与大厅的3名志愿者重点强化了“慢病与失能”关联知识的讲解。“张爷爷,您的高血压控制得不错,但别忘了每周测两次血糖,这两种病都可能悄悄影响行动能力呢。”志愿者一边为老人测量血压,一边结合手册上的漫画图解,解释慢性病管理对失能预防的关键作用。不少候诊老人围拢过来,指着手册上的“膳食宝塔”图标咨询日常饮食。志愿者们逐一耐心答疑,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馒头山社区卫生服务站的2名志愿者则聚焦“居家环境安全”主题。他们针对该社区老旧的特点,带着防滑垫样品现场演示:“王奶奶,您看这种垫子铺在浴室门口能防滑,降低摔倒风险。”志愿者再配合手册上的居家隐患示意图,并且提醒老人“别在阳台堆杂物”“晚上起夜开小夜灯”等实用建议让老人们受益颇丰。
  美政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宣教现场更具互动性。志愿者们组织了一场小型“防跌倒操”教学,72岁的陈爷爷跟着节奏抬手、转身,动作虽缓却格外认真:“以前总觉得‘老了就该少动防摔跤’,原来动一动还能活动筋骨,预防失能!”这场别开生面的“微运动”课堂,让健康宣教从“听”变成了“做”。
  暖心细节:从“听懂”到“会做”的跨越
  服务中,志愿者们格外注重“适老化”沟通。遇到听力不佳的老人,便凑近耳畔放慢语速;针对记忆减退的长者,将核心知识点简化为“三句话口诀”——“药按时吃、路慢慢走、饭清淡吃”。在输液室,志愿者小王为正在输液的李奶奶梳理出“每日必做三件事”:测一次血压、走十分钟路、喝两杯水,还在手册上用荧光笔标出重点,方便老人家属对照监督。
  “以前听讲座总记不住,你们讲得细、说得清,我现在都能给邻居讲两句了!”87岁的赵奶奶举着标注满满的手册笑言。这样的反馈,让志愿者们更深刻体会到“守护”二字的重量。
  半日耕耘:青春力量守护银龄安康
  上午11时许,健康宣教服务接近尾声,时光虽然很短暂,但志愿者们用专业与耐心,让失能预防知识从手册走进老人的日常生活,给老年人群送去了温暖、提供了帮助。
  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团队将汇总当日收集的反馈,进一步优化宣教内容,为老年人群提供更加专业可行的服务。这群青年学子正以点滴行动证明:守护银龄的健康,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把“温度”藏进每一次俯身问候、每一页手册标注里。而这份始于清晨的守护,终将汇聚成老龄化社会里最温暖的青春答卷。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