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夯实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根基,响应国家建设教育强国的号召,回应社会对优质教育普惠化的迫切需求,2025年7月11日,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北斗星筑梦实践团队在河南省漯河市天边杨小学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化学实验课,旨在以趣味化学实验为载体,激发乡村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响应国家的“科教兴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正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说:“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此次实验以趣味化学现象为载体,为乡村儿童传递科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催生他们对知识的探索,为乡村学生持续学习注入内在动力,同时填补在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乡村学生对科学认知的空白。

图为实验人员准备就绪 宋艳稳 供图
课堂上,团队首先选择了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颜色变化的化学红绿灯实验。团队成员按步骤操作,先往瓶中加入蒸馏水、葡萄糖,待溶解后加入氢氧化钠并轻轻晃动,接着放入靛蓝胭脂红,盖好瓶塞静置。孩子们则围在实验桌旁,全神贯注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很快,瓶内液体渐次浮现绿、红、黄色彩,晃动后又沿红、绿轨迹循环变化。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小朋友都好奇地讨论,交流看到的奇妙现象。从碱性环境里葡萄糖的氧化,到靛蓝胭脂红因氧气参与而产生的颜色变化,团队成员为孩子们耐心讲解其中的化学原理,把复杂的化学原理转化为孩子们能听懂的乡村生活比喻,用通俗的语言传递科学知识。

图为团队成员展示化学红绿灯现象 苏灵敏 供图
团队成员还用家中常备的白醋和小苏打演示了现象明显的小苏打吹气球实验。团队成员按照步骤操作,先在空的矿泉水瓶中倒入三分之一左右的白醋,接着队员们向气球中加入小苏打,并小心地将气球套在矿泉水瓶的瓶口上,确保套紧,提起气球,让里面的小苏打全部落入瓶中的白醋里,看到瓶内冒出大量气泡,气球慢慢膨胀起来。这一奇妙现象引发了孩子们的激烈讨论,大家纷纷围绕着这一现象背后的原理展开猜想。随后团队成员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原来白醋和小苏打相互反应,使得二氧化碳气体充满了整个气球。团队成员把实验装置递给小朋友们,他们争先恐后地伸手触摸气球,亲身感受着这一变化过程中的奇妙触感。

图为孩子们感受气球变化 成姿铮 供图
此次活动得到了天边杨小学师生们的热烈响应和高度支持,学校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实验活动对于乡村学生而言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极大地开拓了他们的视野,点燃了他们对科学的热情。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走进校园,助力孩子们成长。
这堂化学实验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在学生心中埋下了好奇的种子、种下了探索的勇气、搭建了认知的阶梯,对他们的成长轨迹产生着潜移默化却意义深远的影响。这些无形的影响在他们心中扎根,未来的日子里,他们或许会生长出对科学的热爱,或许会孕育出解决问题的智慧,或许会催生出突破局限的勇气,同时北斗星筑梦实践团队希望能够通过这场实验以知识赋能乡村人才成长,为乡村振兴、国家发展培育有科学素养、有探索精神的后备力量,让“知识就是力量”在乡村教育实践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