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结束了四天精彩纷呈的课堂与趣味活动,山东大学“卫梦山音”赴宁夏中卫北湖村“万里边疆强国有我”教育帮扶实践队,踏上了深入学生家庭的暖心旅程——开展主题家访。队员们怀揣着课堂观察记录与精心准备的零食小礼,在落日余晖中叩响一户户家门,将教育关怀延伸至课堂之外,用心丈量乡村教育的真实维度。

倾听心声:多子女家庭的共性与关切
深入走访多个家庭,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到到北湖村“多子女家庭”的需求与难处:家长们普遍怀揣着对子女教育的热切期望,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活泼好动的孩子如何培养专注力、性格内向的孩子如何更好表达、自律上进的孩子如何突破学科瓶颈、年幼的孩子如何打好学习基础等。除此之外,队员们还细致地向每位家长反馈了孩子在校期间的点滴进步与闪光表现,深入了解孩子们课后的兴趣活动。同时,结合家访所见所闻,结合所见所闻,队员们分享了针对性建议:多予鼓励表扬、引导生活体验、培养良好习惯、关注心理健康、善用现有资源辅导学业,力求回应家长最核心的期盼。

情暖互动:淳朴乡情的真挚回馈
家访之路,亦是队员们被北湖村民淳朴深情感动的旅程。乡亲们的热情好客令人难忘:有家长执意挽留队员们共进晚餐,分享当地清甜爽口的特产桃子;有家长见队员们顶着酷暑汗流浃背,默默买来冰镇可乐为大家解暑,无声的关怀瞬间驱散了疲惫。孩子们更是对老师的到访充满期待,争相发出“来我家”的邀请。这份双向奔赴的情谊,让队员们忘却时间,直至暮色四合才踏上归途。村民们的真诚与善意,成为实践队此行最温暖的底色。当然,也有个别家庭因故未能接受访问,这也提醒着沟通工作需要更多耐心与智慧。

感知生态:乡村教育的现实图景
此次家访,为队员们提供了触摸北湖村教育生态的宝贵窗口。队员们了解到,当地学校老师即使在假期,也高度负责地通过班级群督促学生学业。家长们普遍重视子女教育,但因自身知识水平、辅导资源有限以及多子女抚养等现实压力,在具体教育方法和支持上常感力不从心。孩子们纯真笑脸的背后,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更广阔世界的好奇。这些深入的观察,让队员们对边疆乡村教育的现状、机遇与挑战有了更为清晰和立体的认识。

践行担当:边疆未来的青春注脚
推开院门,走进心田。此次家访是“卫梦山音”实践队践行“万里边疆强国有我”青春誓言的坚实一步。它不仅拉近了大学与乡村、课堂与家庭的距离,更为后续精准化、个性化的教育帮扶(如聚焦学科弱项、习惯养成、资源对接)提供了重要依据。队员们将山大人的学识、温度与责任融入每一次真诚对话,努力为孩子们的成长点亮微光。深知眼前这些性格各异的孩子,都是边疆未来的希望,每一次倾听与建议,都是在为“强国有我”的宏伟蓝图增添来自基层的生动注脚。
带着家访的收获与思考,“卫梦山音”实践队将继续扎根北湖,以青春之我,贡献教育帮扶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