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蓝色课堂,童心飞扬:宁波大学志愿者在象山高塘开展海洋教育活动侧记

    2025-07-18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清晨的微风轻抚着象山县高塘岛的校园,高塘学校的教室里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假日学校的第五天,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滴水行动"海韵文耕小分队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四堂别具特色的海洋主题课程。这些课程以科学启蒙、文学熏陶、视听体验和艺术创作为主线,志愿者们用热情与创意,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探索海洋奥秘的奇妙之旅。
  微观世界探奇——小小生态瓶里的大学问​
  一年级的教室变身奇妙的海洋实验室。从“你家门口的池塘里藏着哪些小生命”这一亲切提问开始,孩子们争先恐后,“红色的小鱼!”、“还有会开花的荷花!”。童稚的语言唤醒了他们对身边淡水资源最朴素的观察。生态学的核心概念——环境、生产者、消费者等在情境中被巧妙植入。接着,孩子们化身小小设计师,拿起水彩笔在纸上描绘心中的“梦幻海底世界”:有的勾勒出五彩斑斓的珊瑚礁,穿梭其间的热带鱼群;有的设计出沉船秘境,环绕着好奇的深海生物。最高潮当属“制作小小生态瓶”。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砂石铺底、栽种水草、注入清水,最后放入小球藻。一个个透明的瓶中世界凝聚了他们的观察、设计与期待。生态意识,在这亲手构建的微型世界中生根发芽。
  文学海洋漫游——在经典中寻找勇气与智慧​​
  二年级课堂则沉浸在文学的碧波之中。首先开启的是一场“海洋故事分享会”。孩子们落落大方地走上台前,讲述自己读过的关于海洋的书籍片段与神话传说。在团队成员的带领下,学生们继续走进经典作品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那位坚韧不屈的老渔夫圣地亚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的经典名言,在童声演绎中被赋予了可触摸的力量。紧接着,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带领孩子们潜入瑰丽的想象深渊。孩子们合作表演了尼摩船长带领船员探索海底森林的片段,用夸张的动作和好奇的眼神诠释着探险的惊奇与对未知的向往。课堂的尾声,创造力如浪花般喷涌。“创编海洋故事”环节中,孩子们天马行空,编织出一个又一个充满童趣与温情的海底奇遇记。文学,不再是纸上的铅字,而是成为了滋养善良、勇敢与想象力的精神海洋。
  蓝色星球奇观------纪录片里的生态启示​​
  精心准备的视听课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全球真实海洋生命的巨幕。放映前,志愿者为每个孩子分发了关于影片核心知识点的清单式问题引导。如“纪录片中提到海洋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你在纪录片中看到最大的海洋生物是什么?”孩子们带着问题,怀揣着好奇与探索任务,瞬间沉浸进BBC《蓝色星球》所展现的令人窒息的壮美与脆弱。当影片结束灯光亮起,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手中的问题清单,积极踊跃地与伙伴、志愿者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感悟。纪录片提供的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最直观的生命教育和生态警醒。那些真实的生存、共生与挣扎的画面,远比单纯的说教更能激发他们理解、尊重、保护海洋生命的深层情感。
  创意拼贴诗会------用艺术表达海洋之爱
  最后的艺术课程,转向诗意的沉淀与创造力的迸发。志愿者以古老而充满想象力的象山传说故事“为什么鱼没有脚”为引子,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活动的高潮“拼贴诗创作”随之展开。提前精心准备的素材铺陈开来,教室里只剩下窸窣的裁剪声和认真的粘贴声。一双双小手在卡纸上精心布局,“他的悲伤成了星星”“小狗喜欢影子”孩子们的表达童真中充满了思考的力量。
  尾声:蓝色的种子,未来的希望
  海风轻拂,夕阳为高塘岛披上金色的外衣。志愿者们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的海洋梦想,正如潮水般生生不息。这些关于探索、保护与热爱的种子,终将在未来绽放出守护蔚蓝的力量。当孩子们挥手告别时,眼中闪烁的光芒让我们相信:今日的童心启蒙,必将成就明天的蓝色守护者。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