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支教课堂来了排球冠军 女排精神种进乡村校园

    2025-07-18    阅读:
    来源:https://news.hzau.edu.cn/info/1013/41938.htm

  7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井盼乡音支教队在安乐井小学的支教进入第二日。一场凝聚着社区与高校爱心的行动在此温情上演——安乐井社区党委书记罗启斌,社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杨胜勇及队员张涛、万一鸣,华中农业大学体育部教师任超、李雪银,校医院周念、陈旸,图书馆李俊等一行人走进校园,与支教队并肩,为夏令营的孩子们送上物资与精神的双重关怀。
  (到场干部合影 郑俊曦摄)
 
  排球逐梦,精神火种照童心
  曾获第十三届全运会女子排球21岁以下组冠军的李雪银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两堂意义非凡的排球课。课堂上,她从排球的起源讲起,娓娓道来这项运动传入中国后的发展脉络,更着重讲述了“女排精神”的内核——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的“为国争光”,到里约奥运会逆境翻盘的“永不言弃”,再到新时代传承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
  (李雪银进行自我介绍 邵巧玲摄)
 
  “2008年奥运会前,运动员张娜脖子受伤,被护具架着,坐在轮椅上仍坚持练习自垫球。”李雪银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故事,孩子们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小眉头微微蹙起,仿佛亲身体会到那份伤痛中的坚持。这份藏在故事里的坚韧,悄悄在他们心中扎下了根。
  (李雪银俯身解答学生疑问 邵巧玲摄)
 
  转至户外操场时,日头正烈,阳光炙烤着地面,泛起腾腾热气。但孩子们眼中满是期待,丝毫不见退缩——能跟着冠军老师学排球,成了此刻最开心的事。李雪银细致讲解垫球的手型、发球的基础姿势,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动起来:有的两两一组尝试垫球,手臂轻抬间透着认真;有的追着滚动的排球奔跑,笑声与“砰砰”的击球声在校园里回荡。
  (骄阳下的老师和同学们 邵巧玲摄)
  (李雪银示范如何自垫球 邵巧玲摄)

  李雪银穿梭在孩子中间,目光始终追随着每一个身影:见有人手臂角度偏差,便上前轻轻扶正;发现发力方式有误,就俯身示范纠正,耐心帮大家找准动作感觉。“跟着李老师打球,比玩游戏还开心!”一个满头大汗的孩子捧着排球,笑得露出小虎牙。
  (李雪银纠正学生姿势 郑俊曦摄)
 
  物资暖心,多方合力聚温情
  活动中,华中农业大学的老师们与社区工作人员还为孩子们带来了崭新的排球、球服、护腕等体育用品。在支教队的协助下,这份沉甸甸的心意被一一送到孩子们手中。“新排球摸起来好舒服!”孩子们抱着新球,汗水浸湿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笑容,爱不释手地来回抚摸。
  (用新排球练习传球的兄妹俩 邵巧玲摄)

  对支教队而言,这不仅是物资的支持,更是对支教工作的肯定:多方力量携手传递关爱,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联动的温暖。而李雪银老师传递的女排精神,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坚韧与拼搏的种子。
  这场活动,为安乐井小学的夏令营注入了活力,为支教工作增添了动力,更以精神滋养与资源支持,为山区教育凝聚起跨越山海的温暖合力。
  (全场大合影 邵巧玲摄)

 
  文字|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井盼乡音支教队邵巧玲
  图片|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井盼乡音支教队邵巧玲、郑俊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