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曲阜师范大学美术与书法学院“红脉溯源,文韵流芳”实践队;红色足迹,青岛寻踪

    2025-07-24    阅读:
    来源:郑鸿锟
2025年7月14日,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为探寻博物馆守护历史记忆,传承文明根脉的积极性作用,曲阜师范大学“红脉溯源,文韵流芳”实践队的成员展开对中共青岛党史博物馆的红脉溯源,贡献曲师大学子的一份力量。在实物、文字与光影的交织中,探寻青岛党组织从萌芽到壮大的历程,触摸青岛党组织百年奋斗的脉搏,感受红色文化穿越时空的文韵力量。更直观地了解党的历史,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与使命担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图片拍摄中共青岛党史博物馆进门标志性建筑物。郑鸿锟 供图
          一.实感红色历史:可“触摸”的红色历史
    踏入中共青岛党史博物馆室内展厅,一股庄重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马克思主义在青岛传播主题展区的雕塑,刻画了王尽美与邓恩铭两位革命先驱,他们身着长衫,神情坚毅,让实践队员感受到坚定信仰与革命精神。

                                             图为参观王尽美和邓恩铭雕像。 郑鸿锟 供图
         展厅的长廊里,实物会“说话”,1925年青岛工人大罢工的传单边角卷起,墨迹却依旧锋利,“反对压迫”的字迹里能感受到着工人阶级攥紧拳头的力量。泛黄的中共青岛地方支部会议记录上,钢笔字力透纸背,能感受到先辈们围坐桌前,低声却坚定地规划革命路径的模样。
  邓小平为李慰农撰写的专集中可以体现,李慰农其坚定信仰、为民精神与革命智慧感人至深。此举既是对烈士的缅怀,也彰显对革命精神传承的重视,激励今人汲取力量、担当作为。
                                                      图为展厅参观李慰农专集。郑鸿锟 供图
         五四运动,像触摸一团奔涌百年的火,那火起于巴黎和会的屈辱,燃在青年学子的呐喊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呼声撞碎旧时代的沉闷,赵家楼的火光映亮国人蒙尘的眼睛。
  感受红色历史至关重要,它是民族精神的根脉,承载先辈奋斗与牺牲的记忆,让我们知晓今日安稳的由来。从中可汲取忠诚、担当的力量,在迷茫时坚定方向。传承它,既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为未来积蓄前行的动力。
   二.文影交织,:“活”起来的红色历史
     在“党史数字剧场”,一场特殊的“对话”正在上演。通过AI技术修复的历史影像里,市民们在街头挥舞红旗,“欢迎解放大军”的欢呼声从音响中传出——这是博物馆运用全息投影技术还原的“青岛解放”场景;王尽美站在虚拟的“青岛支部旧址”中,向观众讲述“为什么要建立党组织”;而屏幕另一侧,周恩来亲笔起草中央军委致华东贺电,高度评价“黄安号”起义成功”。一老一少、一古一今的“隔空对话”,让不同时代的红色精神产生共鸣。  
   中共青岛党史博物馆用多元手法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历史“活”了起来。当光影掠过泛黄的手稿,当声音唤醒沉睡的记忆,红脉不再是停留在书本里的文字,而是能被感知、被思考的生动叙事。

                             图片为参观数字影像式的青岛经济开发区建设。郑鸿锟 供图
     三.传承红色历史:从倾听者到践行者
  “王尽美爷爷用这盏灯照亮了工人的路,我们要把这束光传下去。”在博物馆的“小小党史宣传员”活动中,小讲解员拿着仿制的煤油灯,给参观者讲革命故事。这个由博物馆联合中小学发起的项目,已培养500余名小宣传员,他们的讲解视频在校园和社区传播,让红色故事走进青少年生活。
                                                   图片为小讲解员讲解革命故事。曲顺供图
          博物馆还主动“走出去”:将重要展品制成移动展柜,送进企业、社区;与媒体合作推出“党史里的青岛”系列报道,通过老物件背后的故事解读城市精神;联合青岛港、纺织谷等单位,打造“工业遗址党史课堂”,让产业发展史与党史同频共振。
   如今,青岛党史的传播早已不止于馆内。在四方机厂旧址,工人后代讲述“爷爷们的罢工故事”;在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用自主研发的码头技术诠释“奋斗精神”;在寻常巷陌,老党员带着孩子们看红色电影、讲城市变迁……红色历史正化作可见、可感的城市记忆
    这次走访,让实践队不仅了解到了青岛这座城市的百年历史,还明白中共青岛党史博物馆让坚定信仰有了模样,让为了人民的初心有了温度,更让每个走进来的人明白,从来都在当下的脚步里。实践队的队员们希望,同学们可以努力学习和传播红色历史,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图片为参观习总书记讲话。郑鸿锟 供图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