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传递知识与温暖,6月30日,材料与化工学院“材化聚力映朝阳,资助筑梦绘新篇”三下乡实践团奔赴乡村小学,以专业科普点亮科学求知欲,借资助宣讲筑牢逐梦基石,为乡村孩童带来别开生面的成长课堂。
实践团成员带着提前准备的实验器材、科普道具走进教室,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同学们,想不想看‘魔法’?”一句开场,点燃好奇。在化学小实验环节,成员们用白醋和小苏打模拟“火山喷发”,当气泡翻涌、彩色液体溢出,孩子们瞬间沸腾,纷纷凑到讲台前观察。接着,成员结合专业知识,用童趣语言讲解酸碱反应原理:“就像小朋友们交朋友,白醋和小苏打碰到一起,会开心地‘抱抱’,然后变出二氧化碳小气泡哟!” 科学小知识分享时,团队从生活场景切入,讲解“为什么彩虹有七种颜色”“树叶为啥会变黄” 。借助手绘卡片、简易三棱镜演示,把光的色散、叶绿素分解等抽象原理,转化成孩子们能听懂、愿探索的趣味内容。课堂上,一双双清澈眼睛紧紧追随,每当成员抛出问题,小手便如森林般举起,“老师,我知道!是因为阳光像彩色糖果,被雨滴分成好多味!”孩子天真的回答,让知识传递满是欢乐。
科普互动后,实践团开启资助政策宣讲。成员们以“求学路上,别怕有困难”为主题,用故事化方式讲述:“哥哥姐姐们读书时,也有同学遇到没钱买书、交学费的难题,但国家和学校有‘神奇法宝’——助学贷款能帮你交学费,困难补助能买学习用品,还有奖学金奖励努力的孩子……” 为让孩子们理解,团队设计情景问答:“小明家里种地收成不好,没钱买新书包,他可以申请什么帮助呀?”引导孩子认识困难补助;用“小红想上大学,但家里拿不出学费,怎么解决?”讲解助学贷款流程。通俗易懂的案例,让资助政策不再遥远,孩子们纷纷点头,眼神里多了份“原来求学路有保障”的安心。
整个活动中,校园里满是欢声笑语。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抢答,把科普知识和资助要点牢牢记住;实验互动时,小心翼翼操作简易装置,感受科学魅力。课后,不少孩子围着实践团成员追问:“哥哥,下次还能教我们变‘魔法’吗?”“姐姐,资助真的能帮到像我这样的孩子吗?”纯真的疑问与期待,印证着活动的意义。
此次三下乡活动,实践团以专业为笔,绘就乡村教育科普画卷;用资助作帆,助力孩童逐梦远航。不仅为乡村小学注入科学教育活力,更让资助政策的温暖照进童心,在孩子们心底播撒知识与梦想的种子。未来,学院也将持续开展此类实践,让更多乡村孩童,因知识赋能、政策护航,勇敢奔赴成长之路,让希望光芒照亮更多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