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龙岩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实践队“红领巾小学堂六队”前往龙岩市新罗区中城街道双路亭社区进行支教公益服务,第一周部分课程回顾:“趣味数学教学”、“编程启蒙教学”、“趣味科学探索”、“禁毒反诈童行”。
在“趣味数学”课堂上, 数学师范专业的队员们把教室变成“思维游乐场”。课堂上,“数字炸弹”倒计时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屏息推算;“想象力大爆发”环节,彩色七巧板秒变火箭、城堡,抽象的图形瞬间有了生命力。支教老师趁热打铁,引导孩子们用几何语言讲述“画里的故事”,让逻辑与创意在笑声中悄悄萌芽。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编程启蒙”课程氛围更是活跃,两名软件工程专业同学化身“星际领航员”,从一道趣味数学题切入,揭示“循环”奥秘。随后,孩子们化身“太空垃圾清理者”,拖拽积木指令,让飞船精准捕捉漂浮碎片;又变身“小小钢琴家”,敲击键盘谱写旋律。当第一串音符成功响起,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逻辑的种子就此播撒。
实验课上,“浮力密码”实验现场,一次性杯子、回形针、硬币成了“科学侦探”的道具;在“神秘指纹”环节,透明胶带轻按指尖,独一无二的纹路跃然纸上。最受瞩目的“悬浮之舞”实验,孩子们屏息调节磁铁角度,看到回形针悬空旋转的瞬间,惊叹声此起彼伏。动手、记录、讨论,科学探究的三部曲在社区教室里循环播放。
面对电信网络诈骗低龄化现象,社工老师与支教队联合推出“防拐—禁毒—防诈”三维课堂。情景剧里,“骗子”话音未落,“小演员”已果断挂断电话;禁毒拼图环节,孩子们用最快速度识别伪装成“跳跳糖”的毒品模型。课后,五年级的林同学拉着妈妈说:“以后陌生链接我绝对不点!”该课程提高了孩子们的防范意识。
课程落幕,余温不散。支教队员们表示,接下来团队将继续深耕社区,把“有趣”与“有用”装进更多孩子的假期行囊。据悉,该公益项目已持续三年,累计服务社区儿童600余人次,成为龙岩市共青团“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