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北科大澧泉安韵小队探访龙王村:非遗传承和乡村新貌交相辉映

    2025-07-26    阅读: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澧泉科技之安韵社会调查实践团
  2025年7月25日,北京科技大学澧泉科技之安韵社会调查实践团走进安吉县上墅乡龙王村,开启了一场兼具文化底蕴与乡村活力的实践之旅,从古法造纸到创意石头画,从河畔采样到乡音叙谈,实践队员们全方位感受这座村庄的独特魅力。
      
   
  古法造纸:千年技艺的坚守与传承
  成员们首先来到龙王村古法造纸作坊,村干部江秋帆热情接待了探访团队。他结合作坊内的工具与场景,详细讲解了造纸的完整流程——从原料筛选、浸泡,到纸浆调配、晾晒,每一步工序都承载着祖辈流传的智慧。在讲解中,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昔日工匠们忙碌的身影,对这项古老技艺有了更直观的认知。随后,团队参观了村里的手工造纸文化展示馆。玻璃柜中,泛黄的古纸与陈旧的工具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龙王村与造纸术的千年羁绊;墙上的图文则记录着造纸技艺的兴衰与传承历程。这让团队深刻体会到,古法造纸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村里人对传统的执着坚守。
       
   
  石头画韵:乡土文化的创新表达
  离开造纸作坊,龙王村的石头画为团队带来了新的惊喜。路边石墙上,一块块普通石头被赋予了鲜活生命:有的精心勾勒出二十四节气的物候特征,春分的燕、霜降的枫,每一笔都蕴含着农耕文明的密码;有的细致描绘出十二生肖的灵动姿态,虎的威猛、兔的憨巧,在石头上跃然欲出。据村民介绍,石头画是近年来村里兴起的特色文化。村民们就地取材,用画笔将对生活的热爱倾注于石头之上,既美化了村庄环境,也成为传承乡土文化的新载体。阳光下,石头上的色彩格外鲜亮,彰显着龙王村的活力与创意。
       
   
  河畔采样:守护“母亲河”的生态共识
  沿着村路来到龙王村河畔,当地领导向团队介绍,这条河与村里的古法造纸渊源深厚。团队成员携带采样工具,在领导的指引下沿河岸进行水样采集。村民表示,这条河是村庄的“母亲河”,不仅滋养着两岸土地,也曾为古法造纸提供原料。如今,守护河水清澈已成为全村人的共识,生态保护理念深深融入村民生活。
       
   
  乡音叙变:非遗与生态共绘乡村新篇
  实践活动最后,团队有幸在老槐树下采访了村里的鲍奶奶和几位村民爷爷。鲍奶奶讲述起龙王村的变迁:“以前村里年轻人都往外走,现在不一样了,造纸坊、石头画让村子火了起来,河水也越来越清,不少娃都愿意回来干事了。”朴实的话语中,饱含着村民对家乡的深情,也让团队清晰看到非遗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共同为乡村带来的蝶变。这份对传统的坚守与对创新的探索,正是龙王村最动人的底色。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