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医心播撒健康种 实践点亮基层光——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赴五峰县仁和坪中心卫生院开展交流学习

    2025-07-26    阅读:
    来源:武汉大学
  (通讯员:官郑宏刘希)2025年7月23日,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青春回响医路同行”实践队在学院刘希老师的带领下深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仁和坪中心卫生院及其辖区村卫生室,开展以“基层医疗建设和大学生村医培养”为主题的学习交流,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人物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仁和坪镇辖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仁和坪中心卫生院院长唐明刚、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帮扶专家杨凡医生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唐明刚院长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系统介绍了仁和坪中心卫生院的基本情况,涵盖规模、医疗设备、服务范围以及人才引进现状。交流中,唐院长详细梳理了近年来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发展历程,并剖析了未来乡镇卫生院转型升级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基层医疗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唐院长表示,卫生院近年来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得好病、看得起病,同时在拓宽服务辐射半径的基础上积极响应五峰县“中医药振兴行动计划”的号召,通过建立“民间中医药传承工作室”逐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
  在实地走访中,卫生院梅院长带领实践队员们参观仁和坪中心卫生院的各个科室及整体布局,从门诊到住院、从中医康复服务到血液透析,帮助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卫生院的工作流程和服务模式,为做好后续开展村卫生室调研奠定基础。梅院长介绍道,卫生院目前共有大学生村医12人,6人在中心卫生院进行轮转学习,其余人员均扎根在辖区各村卫生室。大学生村医的培养以宜昌市“四定”(定向招生、定向委培、定向就业、定向晋升)模式为蓝本,并结合乡镇特色和需求进行本地化培养方案制定,以提高大学生村医的职业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实践队员通过参观交流和问答的形式深刻感受到医疗工作者们的辛勤付出,同时也体会到基层医疗机构为保障人民健康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员感慨:“基层有这样齐全的科室和设备,这么多经验丰富的医生和年轻的血液,乡亲们的健康才有保障、基层的未来就有希望。”
  随后,实践队员们在唐院长、梅院长、李院长的带领下分组前往辖区富裕冲村、升子坪村、仁和坪村、业产坪村等4个乡镇及卫生室进行实地走访,通过与村医、村干部等基层工作者的对话切实感受乡村医疗的现状,探寻发展方向。
  在业产坪村卫生室内,大学村医向涛正在师傅陈贻美医生的带领下为居民检查病情,此时正值正午,年近70的陈医生和向医生连午饭都顾不上,用一声声一句句“嘘寒问暖”和精湛医术赢得了患者的信任与肯定。卫生室内,2000余份村民健康档案整齐排列在资料柜中,这些精准建档立卡的材料,无声地见证着陈医生、向医生日复一日守护村民健康的坚守,是“大医精诚”精神在基层的生动诠释。
  在富裕冲村卫生室,年轻的大学生村医时强已经在此工作三年了,从起初面对病例“束手无策”,到如今能熟练处理常见病、果断处置急症并转诊,他在实践中快速成长为村民信赖的“时医生”。他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许多村医的心声:“村医是一个平凡的事,但在平凡的奉献中我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此次仁和坪之行,为实践队员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基层医疗的窗口。队员们走出校园,踏入乡土,在实地探访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的同时,更深刻体悟了习近平总书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心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殷切期望。当书本知识与乡土实践碰撞,队员们在此触摸到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劲脉搏,感受到了大学生村医群体守正创新的青春力量,进一步领悟了服务人民健康的使命担当。“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段经历让队员们更加坚定了未来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职业理想和信念。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