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的红色版图中,毛泽东旧居与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7月21日,华中农业大学赴武汉社会实践团走进这两处圣地,在历史的回响中,感悟革命先辈的壮志豪情。
踏入位于武昌都府堤41号的毛泽东旧居,这座古朴的晚清民居瞬间将人拉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1927年上半年,毛泽东携杨开慧及子女在此居住,同时,这里也是当时许多革命活动的重要联络点。实践团成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依次参观了各个房间。
图1实践团全体队员合影
卧室里简朴的木床、书桌,仿佛诉说着毛泽东在此度过的日日夜夜,他在这里为革命事业殚精竭虑,撰写了诸多影响深远的著作,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墙壁上悬挂的老照片,记录着毛泽东一家在此的生活点滴,也见证了那段艰苦卓绝却充满希望的革命时光。成员们不时驻足,轻声交流着对这段历史的感悟,深深被革命先辈们在艰难环境中坚守理想的精神所打动。
图2毛泽东同志1927年在武汉(廖可欣摄)
从毛泽东旧居步行不远,便是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红巷13号的大门庄重而肃穆,门匾上“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图3农讲所门匾(廖可欣摄)
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大教室,这里曾是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重要课堂。实践团成员们坐在摆放整齐的桌椅上,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当年学员们认真聆听毛泽东、瞿秋白、恽代英等革命先辈授课的场景。
图4队员们在农讲所大教室学习实践材料(朱宁贝摄)
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还遇到了几位前来参观学习的小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聆听着讲解员讲述农讲所的故事,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敬仰。一位实践团成员感慨道:“看到这些孩子们,我仿佛看到了红色革命精神的未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有责任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珍惜当下。”
图5实践队偶遇三年级小学生在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讲解(廖可欣摄)
走出纪念馆,阳光洒在红巷的青石板路上,实践团成员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毛泽东旧居与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革命精神的传承地。此次参观,也将成为实践团成员们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践行红色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文字|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武汉市暑期实践团 朱宁贝
图片|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武汉市暑期实践团 廖可欣 朱宁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