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维赋能成长,“青苗”筑梦未来
大学生网报洛阳7月27日电(通讯员 孙佳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深化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涵养深厚爱国情怀,引领青少年矢志奋斗新征程,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青苗筑梦”践行团于7月7日到11日在洛阳市瀍河区白马寺镇实验小学,从思想引领、快乐学习、艺术素养、身心成长、文化传承、文明生活、科技创新七个方面入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支教活动。
思想引领
为充分发挥美育的价值引领与精神塑造作用,团队成员精心设计并实施了融合河南精神宣讲与主题绘画的多元课程。宣讲员杜志强以生动感人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河南精神的核心内涵,深情讲述了红旗渠建设中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奋斗史诗和焦裕禄书记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治理风沙、开凿“人工天河”的壮举,深深震撼并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小听众。随后,孩子们将内心的感动与崇敬倾注于笔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主题绘画创作。此次活动有效加深了孩子们对河南精神的理解与认同,在艺术表达中升华了爱国爱乡情怀,实现了精神感召与审美体验的深度融合。

图为宣讲团成员杜志强向小朋友们宣讲河南精神。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图为小朋友们画出心中的河南英雄人物。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图为小朋友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快乐学习
为激发学生创造力、专注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团队精心组织了创意手工课程。课程中,成员们分组指导孩子们利用吸管进行创作,重点教授爱心与五角星的弯折技巧与稳固组装方法。他们耐心讲解、细致示范,并手把手引导孩子们动手操作。小朋友们全神贯注,一步步跟随指导,努力将手中的吸管塑造成理想的形状。当亲手制作的爱心和五角星成功成型时,孩子们脸上洋溢出满满的成就感和喜悦的笑容。这一过程有效锻炼了孩子们的精细动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并让他们在亲手创造中收获了自信与乐趣。

图为宣讲团成员杜志强带领小朋友们做手工。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图为小朋友们与自己的作品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图为小朋友们和团队成员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身心成长
为切实提升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团队系统开展了体育课程与安全教育课程。体育课上,组织孩子们进行跑步、跳跃等基础体能训练,鼓励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增强体质、释放活力。安全教育课上,重点讲解了防溺水、防火、防触电、防拐骗等关键安全知识,并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教授孩子们实用的自我保护方法和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这些活动有效提升了孩子们识别潜在风险的能力和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图为宣讲团成员冯奕源带领孩子们进行体育热身。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图为宣讲团成员杜志强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图为宣讲团成员宫师伟带领孩子们进行灭火器演练。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艺术素养
为扎实推进艺术教育,提升孩子们的艺术感知能力,团队采用专业指导与趣味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孩子们学唱《大手小手》、《隐形的翅膀》等适合儿童的歌曲。课程中,钢琴伴奏、节奏练习与孩子们认真投入的歌声相互融合。这种沉浸式的音乐学习体验,帮助孩子们掌握了基础的音准、节奏,有效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促进了艺术素养的初步形成。

图为宣讲团成员唐海诚指导孩子们乐器使用。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图为宣讲团成员向俊宇带领孩子们一起唱歌。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图为宣讲团成员宋昱璇指导孩子们学习钢琴。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文明生活
为了让环保理念深入童心并转化为行动,团队开发了互动性强、趣味浓厚的环保启蒙课程。课程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环境问题入手,运用生动的图片、视频和实例,直观展示乱扔垃圾对土壤、水源和动植物造成的严重危害。通过寓教于乐的学习和垃圾分类游戏,引导孩子们积极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垃圾产生,并学习掌握正确的垃圾分类投放方法,鼓励孩子们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宣讲团成员宋昱璇讲垃圾分类知识。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图为宣讲团成员马蕴珂带领孩子们进行垃圾分类游戏。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图为宣讲团成员宋昱璇带领孩子们进行垃圾分类游戏。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文化传承
团队紧密衔接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精选了《沁园春•雪》、《游子吟》等经典古诗以及《少年中国说》、《乡愁》等现代名篇的精华段落。组织孩子们进行集体朗诵和个人轮读练习。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熟悉了经典篇章的内容,更通过字音的规范和节奏的把握,亲身体会了汉语语言的韵律美与结构美,有效提升了语言感受力和文化认同感。

图为宣讲团成员孟辉讲解诵读技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图为孩子们进行诵读展示。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图为宣讲团成员孟辉与孩子们进行合影。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科技创新
团队精心设计了科学实践课程,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趣味十足的动手操作。课程引导孩子们了解遥控小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并指导他们一步步动手完成组装。在实践过程中,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了孩子们手中可操控的实物模型。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更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深刻理解了科技创新的实际应用,收获了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图为宣讲团成员带领孩子们进行小车拼接。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图为孩子们对小车进行涂色。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图为孩子们的小车成果展示。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图为宣讲团成员与孩子们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孙佳伦供图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河南科技大学车辆学院“青苗筑梦”践行团扎根乡村教育一线,以丰富的文化教育和素质拓展课程,着力提升乡村儿童综合素质。未来,践行团成员将保持热情,总结经验,持续投入乡村教育帮扶工作,以实际行动履行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承诺,支持孩子们健康成长,拥有更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