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烟台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青酿浪涌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怀揣着对“传承与创新”的探究热忱,踏上了前往青岛琅琊台酒销售有限公司的实践之旅。
首先,实践队来到生物科技馆。队员们阅读酒糟循环利用系统的流程图,看着这些酿酒废料摇身变为膳食纤维、有机肥料与清洁能源,不禁惊叹于产业链的生态闭环之巧。当了解到本地海域筛选的特色菌种,既守住了窖香本味,又赋予酒体海洋般的清爽,队员们频频驻足,真切感受到科技如何让古老工艺焕发新生。
(图为实践队参观生物科技馆)

(图为实践队在生物科技馆合照)
从生物科技馆出来后,队员们来品鉴了琅琊台。执杯轻晃,酒液如琥珀般澄澈,绵密的挂杯纹理彰显醇厚;鼻尖轻嗅,窖香、粮香与海洋微生物带来的陈香层层递进;轻抿入口,醇厚甘润在舌尖蔓延。队员们在余韵中咂摸出的,正是科技与传统碰撞的独特风味。
(图为实践队品鉴琅玡台酒照片)
随后,实践队来到生产车间。自动化流水线高效运转,蒸腾的热气中酒香四溢。而在酒曲铺垫的关键处,老师傅俯身操作,指尖力度分毫不差,延续着“老五甑”工艺中“人工识曲”的古法精髓。队员们屏息观察,看着“多曲发酵”中机器的精准与人工的细腻相辅相成,终于读懂:科技提升的是效率,匠人守护的才是酒的灵魂。
(图为实践队参观生产基地)

(图为实践队在生产基地合照)
最后,实践队来到琅琊台酒文化博物馆。从1958年的土法工具到新世纪的智能设备,从地方小酒坊的简陋包装到现代化企业的荣誉墙,时间轴上的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老字号的蜕变。“发展革新墙”上的今昔对比,让队员们深刻领悟:所谓传承,正是以品质为锚的“不变”,与拥抱时代的“变”。
(图为博物馆发展革新墙)
轻风裹挟着酒香。队员们一路上的所感所悟,不仅记录着酿酒工艺的细节,更刻下了对“传统产业转型”的深刻思考——这场实践,让课堂理论真正扎根于产业土壤,也让青年学子更懂得如何用专业视角,解读时代发展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