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探红色根脉,传革命薪火

    2025-07-29    阅读: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2025年7月15日,烈阳铺洒淮北大地,淮北师范大学“点亮八皖”实践团的身影,穿梭于淮北市博物馆的红色资源区。这支连续六年深耕安徽红色沃土的团队,带着传承红色基因的热忱,开启了一场挖掘红色资源、探寻革命精神的实践之旅,聚焦革命精神传承与战役史迹深度解码。
“点亮八皖”实践团,扎根淮北师范大学多学科优势土壤,六年里足迹遍及江淮大地,调研省内135家红色基地,从烈士陵园的庄严碑刻,到纪念馆的珍贵史料,构建起详实的红色文化资源库,更打造“云皖红色文化学习平台”小程序,让红色记忆突破时空界限。此次奔赴淮北市博物馆,旨在从本土红色资源中深挖精神富矿,让成员在文物与史料的对话里,触摸革命精神的温度。

图为淮北市博物馆的大门。 黄新俨 供图
为了让调研更具深度,实践团成员提前数周便开启“预热”模式:查阅淮北地方史志、梳理博物馆红色展区脉络,规划出“文物溯源—战役解码—精神提炼”的调研路线。活动当日,成员们进入红色资源区,陈列着大刀、土制炸弹的展柜,瞬间将时光拉回烽火岁月。在讲解员的讲述中,淮北战役的硝烟缓缓弥漫——战士们以简陋武器对抗强敌,百姓推着独轮车穿越封锁线送物资,“人民战争”的画卷在文物前徐徐展开。成员们围拢在战术要图前,对照史料推演战役进程,在地图的经纬间,梳理出兵力部署、战斗推进的清晰脉络,读懂“军民同心、其利断金”的深刻内涵。
 
图中陈列着大刀、土制炸弹等革命文物,见证烽火岁月。 黄新俨 供图
志愿者感慨:“课本里的‘人民战争’,今天在文物和故事里,有了最生动的注解,革命精神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可触可感的历史传承。”“文物不再是冰冷的陈列,它们背后的故事让革命精神变得可触可感,不再抽象。

图为淮北市博物馆内景,可见玻璃展柜及背后展现历史场景的金色浮雕,呈现调研实践的空间环境。 黄新俨 供图
此次淮北市博物馆调研之行,为“点亮八皖”实践团的红色资源库注入了新的“淮北记忆”。实践团以青春之姿,架起历史与当下的传承桥梁,让革命精神在挖掘与传播中,焕发出穿透时代的活力。未来,这份红色力量也将持续激励更多人铭记红色历史,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江淮大地上,不断延续、熠熠生辉。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