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貌之变:党员队伍的成长轨迹
谈及近年来党员工作的变化,这位村委会干部的语气中带着欣慰。在他的记忆里,曾经部分党员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服务群众主动性不足的情况,而如今这样的现象已悄然改变。“以前组织学习,总有党员找借口缺席;现在到了学习日,大家都早早到场,还会主动带着问题来交流。”他回忆道,党员们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笔记本上的内容也从简单记录变成了带着思考的批注。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学习上,更反映在日常言行中。实践队员在村里走访时发现,无论是村口的宣传栏前,还是田间的劳作间隙,总能看到党员们与村民交流的身影。他们不再是开会时才出现的“熟悉的陌生人”,而是主动融入群众生活的“贴心人”。有村民提到,现在遇到困难,不用特意去村委会反映,路过的党员看到了都会主动上前询问,这种“随处可见的关心”让大家心里暖暖的。这种精神面貌的转变,源于持续不断的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村里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开展结对帮扶等活动,让党员们在服务中增强责任感。“现在党员们碰面,聊的不再是家长里短,更多的是‘今天帮谁家解决了什么问题’‘下次学习要重点讨论哪个政策’。”他笑着说,党员队伍的精气神儿越来越足,成了村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