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强村兴业逐富梦,缮水利民扬红帆” ——四川大学“红堰逐梦,巴山共富”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开展专题调研

    2025-07-30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为深入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强村公司"的创新模式,解码水利支撑与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2025年7月17日至21日,四川大学"红堰逐梦,巴山共富"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开展专题调研。团队由水利水电学院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组成,在水利水电学院党政办主任李亮、辅导员文艳琳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调研当地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
  
  图为实践团出发前合影留念
  一、强村注能:激活集体经济新动能
  在与巴州区乡村振兴局的座谈中,团队了解到,"强村公司"是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核心,按照"产权清晰、收益归村"原则设立的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巴州区已成立63家"强村公司",2024年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564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图为在巴州区乡村振兴局的座谈会
  在为期三天的实地调研中,团队走访了苏山村、凉水井村、狮子寨村和长潭河村四个典型村落。苏山村通过整合农文旅资源,创新"债转股"模式,实现村集体年收入突破50万元;凉水井村采取"51%集体控股+分红帮扶"模式,与粮油企业合作发展规模种植,带动集体年收入增长至30余万元。
  
  图为与苏山村村民进行访谈
  
  图为团队前往苏山村李子园学习
  图为在凉水井村的座谈会
  狮子寨村的转型尤为亮眼。该村联合周边三个村成立巴中市首家"强村公司"——寺南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点发展茶旅融合产业,不仅建成无公害茶园,还吸引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实现集体经济从薄弱到年收入超百万元的跨越。
  图为在狮子寨村的座谈会
  图为在茶园进行实践学习
  长潭河村唐书记的驻村故事令人动容。"我是吃着村民的饭长大的,回报乡亲是我的初心。"在他的带领下,该村正积极筹备组建"强村公司",计划发展药材种植、"鱼菜共生"等环保产业,破解人才短缺和水源保护地的发展困境。
  图为赴长潭河村合影留念
  二、水利筑基:筑牢乡村振兴屏障
  调研期间正值巴州区抗旱收官阶段,团队专程走访区水利局和化成水库。在"巴山溯水探旱情,学子寻源助桑梓"主题座谈会上,水利局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旱情应对措施和水资源管理经验。在化成水库,队员们实地考察水利设施运行状况,深入了解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保障作用。
  图为在巴州区水利局的座谈会
 
  图为在化成水库进行实践学习
  三、红色筑魂:传承革命老区精神
  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巴中素有"中国革命的露天博物馆"之称。团队专程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通过珍贵史料重温革命岁月,从红色文化中汲取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
    图为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合影
  此次调研获得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乡村热土,以青年视角记录基层智慧,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乡村振兴实践,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年智慧。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