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环境整治焕新颜,关爱陪伴暖人心

    2025-07-30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为响应“志愿服务进社区”的号召,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化启新章,工润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7月走进社区,以青春之名点亮社区角落,用行动为居民生活增添温暖与活力。在这场为期3天的志愿服务中,实践队聚焦居民急难愁盼,以精准服务解民忧,以环境整治焕新颜,在社区与居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温暖桥梁。
瞄准需求,服务直抵人心
“把服务送到居民最需要的地方。”这是实践队出发前立下的承诺。通过与社区居委会的反复沟通、走访调研,实践队梳理出两大“民生痛点”:社区老年居民面对智能手机的“数字鸿沟”,双职工家庭暑期孩子的看护难题,以及社区环境治理问题。针对这三项需求,实践队量身定制服务方案,让志愿服务有了浓浓的“烟火气”。
跨越“数字鸿沟”,温暖老年生活
在社区活动室一角,“便民服务角”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实践队员们手把手教老人使用微信支付、手机导航、短视频娱乐等功能。遇到记不住的操作步骤,队员们会在纸上画出流程图,帮助老人记忆。不仅如此,队员们还主动走进独居老人家中,开展“温情陪伴”行动。在张奶奶家,队员们一边擦拭窗户、整理衣柜,一边聆听老人讲述年轻时“用粮票换面粉”的往事;给李爷爷读报纸时,队员小陈特意将“碳中和”“数字经济”等新词换成老人熟悉的“种树护环境”“网上做生意”,让阅读变得亲切易懂。最难忘的是手工互动时光——彩纸在老人与队员手中变成栩栩如生的蝴蝶,红灯笼上写满“福”“安”二字,欢声笑语里,孤独感悄然消散。
搭建“暑期乐园”,守护孩子成长
社区广场的树荫下,一群孩子围坐在实践队员身旁,这便是实践队打造的“暑期乐园”。白天,队员们化身“小老师”,用生活中的例子为孩子讲解数学难题,下午的科学实验更让孩子们欢呼——装满水的杯子放入硬币却不漏水、阳光透过水珠折射出彩虹……“原来科学这么有趣!”一名孩子兴奋地拉着队员追问原理。除了学习,队员们还组织剪纸、绘画等手工活动,用五彩颜料和奇思妙想,为孩子们的假期涂上斑斓色彩。
环境整治齐动手,社区颜值再提升
社区内部分老旧楼栋的楼道、绿化带边缘常堆积杂物,不仅影响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实践队队员们分成多个小组,带着扫帚、垃圾袋、夹子等工具,对这些卫生死角展开集中清理。在楼道里,大家分工协作:有的弯腰捡拾烟头、纸屑,有的合力搬运废弃纸箱和旧家具,有的用抹布擦拭积灰的扶手和公示栏,还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粉刷了楼道里斑驳的墙面。面对绿化带里藏着的塑料瓶、塑料袋,队员们钻进草丛仔细搜寻,哪怕是卡在树枝上的碎片也不放过。”在社区垃圾分类点,队员们化身“宣传员”,向居民讲解分类知识。我们提前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张贴在垃圾桶旁,还准备了分类小手册,遇到不明白的居民就手把手指导。针对部分居民嫌麻烦、分类不细致的问题,队员们蹲在垃圾桶旁做示范:拆开快递盒上的胶带,将纸箱压扁投入可回收物桶;把菜叶、果皮单独装进袋子,提醒大家“厨余垃圾要沥干水分”。
从教老人用智能手机到守护孩子成长,从清理楼道杂物到推广垃圾分类,实践队用3天的汗水与真诚,让社区环境“焕新颜”,让居民生活“暖人心”。这场志愿服务不仅解决了居民的急难愁盼,更传递了“人人可为、处处可为”的志愿精神。当青春力量融入社区肌理,当服务精神扎根居民心间,便绘就了城市最美的文明画卷。未来,“化启新章,工润社会”实践队将继续以行动践行初心,让爱与温暖在更多社区生根发芽。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