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守正创新:端午文化传承的新探索

    2025-07-31    阅读: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实践团队
2025年7月2日,泰州科技馆内一场“守正创新”的端午活动引人关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在此开展的暑期实践,既坚守端午文化的核心内涵,又融入现代元素与科学思维,通过科普讲解、互动游戏、创意创作等形式,探索传统节日传承的新路径。

溯源端午:传说中的文化智慧
 
“传统不是守旧,而是要理解背后的智慧。”志愿者小王的讲解既有传统典故,也有现代解读。他在讲述屈原故事时,联系当代爱国精神;在介绍挂艾草习俗时,结合现代防疫知识;在解析龙舟竞渡时,引申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原来端午的智慧能用到现在!”一位听众感慨道,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连接,让文化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互动问答:让传统知识活起来
 
问答环节不再是简单的“问与答”,而是“传统知识的现代应用”。“现在的龙舟比赛有什么新形式?”“除了挂艾草,现代还有哪些夏季防疫办法?”这些问题让听众从“回忆传统”转向“思考当下”。一位职场人士分享了“城市龙舟赛用环保材料制作龙舟”的案例,引来阵阵掌声;妈妈们则讨论起“艾草煮水洗澡+现代驱蚊液”的“双重防疫法”。
 
彩蛋创作:传统元素的创新表达
 
彩蛋创作区成了“传统创新实验室”。参与者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纹样,而是融入现代元素:设计师小姐姐画了“国潮粽子”,穿着汉服、拿着折扇;程序员大哥画了“代码粽子”,用0和1组成粽叶;孩子们则画了“AI龙舟”,说“让人工智能也学端午文化”。这些作品证明,传统元素完全可以与现代审美结合,焕发新的光彩。
 
诗与科学: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
 
诗词环节加入了“现代改编”:“端午时节雨纷纷,大家都在盼龙舟”,孩子们的改编虽稚嫩却充满活力;科学实验则聚焦“传统习俗的现代验证”——通过对比实验,证明粽叶的碱性成分确实能延长食物保鲜期,让“老办法”有了科学依据。这种“诗的创新+科学的验证”,让文化传承有了新的路径。
 
活动收官:传统在创新中焕发生机
 
此次活动探索了传统节日传承的新方式:既守住“爱国、团结、智慧”的文化内核,又用现代视角、创新形式让传统“活”起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守正创新”的模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既能扎根历史,又能拥抱当下,真正成为滋养当代人的精神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在讲述传统文化ppt. 吴诗榆 摄)


(图为志愿团队在教学 吴诗榆摄)


(图为志愿者团队合影 吴诗榆 摄)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