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中法粒子物理联合实验室学术研讨会与2025年7月21日至25日在中国青岛召开,物理学院本科生梅奋阳积极参与其中。会议由山东大学主办,法国驻华大使馆、中国科学院、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协办。来自中国和法国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会议回顾了过去一年双方在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加速器、探测器、计算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亮点工作、展望未来合作前景。

与会专家通过特邀报告、专题研讨等形式,系统回顾了中法双方在过去一年的合作成果,并对未来四年的合作框架进行了深入讨论。中法双方人员共作了60多个学术报告,内容涉及强子对撞物理、重离子对撞物理、中微子物理、天体粒子物理和宇宙学、探测器和电子学技术、未来加速器技术以及大型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技术等多个方面,形式包括亮点报告、综述报告和研究报告等。这些学术报告回顾了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包括ATLAS、CMS、LHCb和ALICE等实验在第二阶段运行中取得的重要物理成果,并展望了2025年的科研计划;汇报了江门中微子实验的相关进展;综述了中法双方在天体物理和宇宙学领域各自的研究状况并报告了在暗物质寻找和高能宇宙线物理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介绍了中国空间物理研究计划;报告了多个实验上的升级计划、未来加速器实验项目提案CEPC和一些未来粒子天体物理实验项目的现状和前景,以及针对这些实验计划在探测器和电子学等方面的研发工作。666
在会议结束前一天,主办方举行了晚宴,来自中法两国的2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粒子物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最后会议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