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建盏无声,却自成一色: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啊对对队”社会实践队到访福建建盏文化街

    2025-08-16    阅读:
    来源: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啊对对队”社会实践队
  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8月11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啊对对队”社会实践队走进福建建盏文化街,深度探寻建盏这一传统技艺的魅力与传承发展现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青春力量。
  建盏起源于唐末,兴盛于两宋,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制作工艺复杂,需历经选土、淘洗、陈腐、练泥、拉坯、素烧、上釉、焙烧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尤其是建盏独特的窑变工艺,在1300℃高温中,釉料里的金属元素挣脱“束缚”,晕染出兔毫的细密丝缕、油滴的璀璨斑点。每一次窑变,都是独一无二的 “天作之合”。
 
  走进街中店面,店主为队员们详细介绍选泥拉坯的细腻工序与窑变的奇妙机缘。队员们围拢观察,店主手持手电筒照亮建盏内部,釉色如星河流转,又或如蓝焰绽放,或似银毫铺陈。指尖轻触盏沿,感受着泥土经窑火淬炼后的温润与坚韧,每一道纹理、每一抹色泽,都藏着匠人无数日夜的坚守。
 
  午后的茶歇时光,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建盏与中华茶文化的深厚羁绊。古朴的兔毫盏中,沸水冲沏的政和白茶舒展沉浮,茶汤与盏壁相触,琥珀色光泽愈发温润。宋代点茶时,建盏因胎厚保温、釉色衬茶,成为文人雅士的首选。队员们围坐品茗,亲身感受“茶入盏,香更幽”的奇妙,明白建盏不止是器具,更是传承茶文化的载体,一盏一茶间,喝的是岁月沉淀,品的是中国人对“雅生活”的执着。 

  建盏文化街,是建盏与城市、与山水的融合缩影。漫步其间,建盏元素融入建筑、装饰,街边匠人现场演示制盏记忆,让建盏从博物馆“走”到生活里。文化街中,建盏的设计灵感,或取自武夷山的层峦叠翠,将山水轮廓隐于盏型;或融入闽地的民俗风情,让盏身装饰带着乡土温度。队员们漫步街头,看建盏图案装点的墙壁,听匠人讲述如何从山水人文中提取灵感。建盏不再只是案头器物,而是成为串联城市记忆、山水脉络的文化符号,让队员们看见传统工艺与城市发展、自然山水共生共长的美好模样,读懂建盏里藏着的一方水土的深情。
  此次活动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传统技艺的价值与魅力。队员们纷纷表示,将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建盏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随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挖掘不断深入,建盏这一古老技艺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