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长安大学学子扎根林茂村,以青春之力绘就乡村生态新画卷

    2025-08-17    阅读:
    来源:宋伟
深入调研摸实情,精准定位环境问题
初到林茂村,成员们便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他们深知,要想有效治理乡村环境,必须先了解问题的根源。于是,一场全面而细致的河道淤积点摸底工作拉开了帷幕。他们沿着蜿蜒的河道,一步一步地仔细巡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角落。烈日炎炎下,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脚步却没有丝毫停歇。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精准定位了全村河道淤积的核心问题,同时也发现了垃圾乱堆等其他潜在的环境问题。
与此同时,为了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宋伟和团队成员们在文化广场设置了四类分类垃圾桶,并积极开展入户宣讲活动。他们挨家挨户地走访,耐心地向村民们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起初,村民们对垃圾分类的概念还比较模糊,甚至有些抵触。但宋伟和团队成员们并没有气馁,他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形象的比喻和耐心的讲解,逐渐改变了村民们的观念。他们告诉村民,垃圾分类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垃圾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创新机制激活力,“积分制”带动村民参与
为了进一步调动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第三天,宋伟和团队启动了“垃圾分类积分制”。这一创新举措通过可回收物兑换日用品的模式,让村民们在参与环保的同时,还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消息一经传出,便在村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村民们纷纷主动将家中的可回收物送到指定地点,当天就成功回收了 50 公斤的农药包装废弃物。
在积分兑换点,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们用自己收集的可回收物换来了肥皂、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切实感受到了参与环保带来的实惠。一位村民高兴地说:“以前觉得垃圾分类麻烦,也没什么好处。现在有了这个积分制,不仅能保护环境,还能换东西,我们当然愿意参与啦!”“垃圾分类积分制”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参与热情,村庄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建立长效巡查机制,保障河道治理成效
为了确保河道治理的长效性,第四天,宋伟和团队建立了河道日常巡查机制。他们组织村民代表轮值,对河道水质变化进行记录。制定了详细的巡查记录表,村民代表们每天定时巡查河道,仔细观察水质的颜色、气味和透明度等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团队。
在巡查过程中,村民代表们认真负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一旦发现问题,他们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与团队沟通。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河道中的问题,确保河道的长期清洁和健康。一位参与巡查的村民代表说:“我们都是林茂村的一员,守护好我们的河道,就是守护好我们的家园。我们会认真做好巡查工作,让我们的河道越来越清澈。”
制定规范手册,为环境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在实践的最后阶段,宋伟和团队协助制定了《林茂村河道清淤养护规范》及《垃圾分类操作手册》。这些规范和手册不仅详细规定了河道清淤和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步骤,还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他们结合林茂村的实际情况,借鉴了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确保规范和手册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林茂村河道清淤养护规范》对河道清淤的频率、方法、设备使用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为河道清淤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垃圾分类操作手册》则对垃圾分类的标准、投放方式、收集运输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说明,让村民们清楚地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这些制度化的措施,为林茂村的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确保环境治理工作能够长期有效开展。
实践成果显著,多方认可点赞
经过八天的努力,我们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果。他们以“生态修复+习惯养成+制度保障”为路径,系统推进了林茂村的环境治理。河道治理恢复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曾经淤积严重的河道变得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垃圾分类通过“积分制”有效调动了村民的参与,村民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极大提升,村庄的环境卫生状况焕然一新。绿化工程兼顾了美观与生态功能,为村庄增添了一抹绿色。
林茂村村民委员会对宋伟同学的实践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宋伟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问题诊断 - 行动落地 - 制度巩固”的全链条参与,为林茂村环保长效化提供了可复制方案。该同学在实践期间积极参加活动,以“短平快”的实践周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此表扬。
实践收获成长,展望未来再出发
这次实践让他深刻认识到乡村环境治理需“政府引导 + 村民主体 + 志愿者助力”的多方协同模式。在实践中,他不仅提升了组织协调能力与环保技术实操能力,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学会了如何与村民沟通交流,如何组织活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宝贵的经验,将对他未来的人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次实践让我明白了,环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一种责任。”“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能为乡村的环境改善带来积极的影响。我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参与到这样的实践中来,用我们的知识和热情,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宋伟将继续关注乡村环境治理,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他相信,只要政府、村民和志愿者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乡村的生态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美丽乡村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足迹丈量革命路,心声赓续延安魂
  • 为近距离感悟革命历史,深刻领会延安精神的核心价值,8月16日,青马七班实践队赴延安革命纪念馆开展学习考察活动,旨在让队员近距离触
  • 08-17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