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快板试课练技能,张元村寻访红色故事或手稿

    2025-08-17    阅读:
    来源:普音兴乡,推普筑梦
7月7日,河南科技大学“普音兴乡,推普筑梦”实践团队双线并行开展实践活动。一边在教室里打磨快板教学技能,力求让普通话推广更具感染力;另一边深入宜阳县高村镇张元村,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挖掘红色故事,意外收获珍贵快板手稿,为推普工作与红色文化传承搭建起独特桥梁。

教室试课:让快板节奏与生活同频

“‘靠右慢行不乱跑’这句,竹板节奏得轻快些,要像走路时的步伐!”在6月的试课现场,团队成员围绕《文明礼仪伴我行》快板内容,开启了细致入微的打磨。为让快板更好地服务于普通话教学,团队将文稿拆分为一个个生活场景,逐句调试竹板节奏:讲“横过马路左右看”时,竹板敲成“嗒(顿)嗒(顿)” ,模拟过马路时驻足观察的状态;说到“向人问路先称呼” ,板点要轻柔,如同轻声打招呼……

成员们反复演练,从竹板敲击力度到词句停顿时长,逐一抠细节。“遇到老人把座让”处,有人提议竹板停半拍,还原起身让座的停顿感。经过多轮磨合,竹板不再是生硬的伴奏,而是与文稿深度融合,用节奏“演绎”生活场景,成员们手上的板响和口中的词句,渐渐形成自然默契,为后续下乡教学筑牢基础。


张元村寻访:唠家常寻得红色手稿

7月初,团队走进张元村,借入户走访、与村民拉家常的方式,探寻村庄文化脉络。在一位大爷家,队员们询问村里老故事时,大爷打开了话匣子,用带着乡音的话语讲述张元村的过往。随着交流深入,大爷转身进屋,翻出一张写满字的纸——《张元民兵真英雄》快板手稿。

稿中“攻打韩城镇,配合八路军”“活捉叶老五,打败表建勋” ,承载着张元村的红色记忆;历经岁月的字迹,笔画连绵如行云流水,草书的洒脱与规整兼具。得知团队开设快板课,成员们以推广普通话、传承红色文化为意,向大爷借手稿,大爷爽快回应:“拿去用!能让孩子们知道这些事,比啥都强。” 这份意外收获,为团队拓宽普通话推广路径,注入红色文化活力。


以行践知:让乡土与红色点亮推普路

目前,教室打磨的生活场景快板、张元村寻得的红色快板,均在有序整理中。团队规划将二者融入后续支教,让竹板声在张元村小学响起时,既传递“请”“谢谢”等文明用语,也讲好“张元民兵真英雄”的故事。

回顾准备历程,成员们感慨,每一次打磨的艰辛、寻访的波折,都是成长契机。展望支教,他们将带着这些饱含生活温度与红色记忆的快板,全力开展普通话教学,丰富孩子课外知识;关注身心健康,以爱心耐心陪伴成长;还将联动当地教师,探索适配乡村教育的模式,让乡土气与红色基因,在孩子的普通话表达里扎根、发芽,让推普工作既有知识传递,更有文化传承的厚度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