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犹如一座城市的大动脉,而交通设计正是城市交通的重要部分。齐鲁交通学院本科生钱彤彤及其团队成员在暑期聚焦温州市旭阳路-伯乐东路交叉口,针对该路口的早晚高峰拥堵问题开展了两个月的研究。团队通过交通流监测与仿真分析,原创了涵盖智能潮汐车道、车道功能重构及机非隔离设计等方法的多维度优化方案,并依托CAD完成1:1精细化设计图,希望为城市交通治理提供青年实践样本。
团队首先系统梳理了旭阳路-伯乐东路交叉口的地理特征与周边环境,通过实地踏勘采集多维度交通流数据,分析了延误成因并精准定位了三大核心问题:早晚高峰时段性拥堵现象显著(伯乐东路方向尤为突出)、机非交织问题突出、周边商业体及教育机构等设施进一步加剧流量负荷。
同时,团队对路口进行了全面测量,记录了车道宽度、信号周期等关键数据,并参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等行业标准搭建了精准的数字模型。团队绘制的CAD图纸详细标注了原车道分布、标线位置及信号灯设置,为调整设计方案提供了直观参考。这一过程如同给路口做"数字体检",帮助团队精准定位问题并验证改进效果。
针对发现的三大核心问题,团队共提出了三项创新方案:构建动态潮汐车道系统以适应流量潮汐变化;实施车道功能精准划分;采用绿化带+护栏组合形式实现机非硬隔离。平面图通过可视化对比,直观呈现各方案对行人过街距离、机动车转弯半径的影响。团队还结合实际环境及周边设施开展可行性论证,通过多轮仿真模拟优化方案细节,确保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城市交通规划是构建高效、安全、可持续城市运行体系的基础,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公平的资源分配,直接决定着市民生活品质与城市发展活力。"智行一线·青创报国"实践队将持续扎根一线,通过实地调研与项目实践,在解决真实问题中锤炼专业本领,用青年人的创新思维为城市交通优化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