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笔墨寄情九古村|华中农大文法学院学子在文艺创作中探寻古村记忆赓续古村文脉

    2025-08-21    阅读:
    来源:拾光·续诗实践团队通讯员 蔡泓宇 聂灿

  2025年7月1日,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拾光·续诗”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金湖街道上冯村,开展为期五天的“古村文脉寻根与创作之旅”的社会实践活动。八名青年学子以笔为舟、以镜为眸,在这座被誉为“九古奇村”的古村落中,用文艺创作唤醒乡土记忆,唤醒沉睡的乡愁,让古老的文脉在青春笔墨间重新流淌,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队员们沿着古道走进古村落 李燚诺摄

  实践首日,团队走进了鹿耳山环抱中的上冯村。眼前是绵延成片的清代至民国民居,青砖斑驳,马头墙静耸,徽风赣韵交织出时光的诗行。队员们穿梭于纵横巷弄,用镜头捕捉溪畔浣衣的剪影、古祠前奔跑的童趣、老树下闲话桑麻的日常——那些平淡却温暖的烟火气息,悄然化作创作的灵感源泉。

  随后的数日,她们系统探访村中“九古”风物。四十余株百年古树如沧桑智者,伸展虬枝低语光阴的故事;清渠绕户潺潺,串联起一幅恬淡的田园长卷。抚过“千年树爹”皲裂的树皮,聆听老人娓娓道来的村庄往事,仿佛与历史有了真实的触碰。团队还造访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从矿渣碎陶间想象古代匠人千锤百炼的执着;驻足红军亭前,追忆烽火岁月中这片土地的热血与坚毅。

  邓乐怡在革命遗址前学习  王佳玲摄

  在实践中,团队不仅深入探访古村肌理,更将所见所感融入文学与艺术创作之中。杜雨璇登乘龙亭写生,以工笔勾勒古宅层叠的檐角;李燚诺用镜头追随古村的晨昏,记录雾染黛瓦、树影入窗的静谧瞬间;聂灿则将古树的虬劲、石碾的斑驳凝为诗句,在《九谷奇村咏上冯》、《上冯:时间在石缝里发芽》中复活了石头与岁月的对话。这些作品不仅让古村记忆重新苏醒,更以艺术为桥,连接起传统与现代、乡土与青春。

  高雨涵在用镜头记录古村风景 拍摄者 杜雨璇

  每一处遗迹都是一段活着的历史,每一道痕迹都连着九古奇村的精神根脉。这段为期一周的乡村文脉赓续之旅,不仅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更是一场双向的文化奔赴。队员们行走在百年古村的肌理之中,用文学创作让沉睡的文化记忆苏醒,以真诚的感知和专业的表达,传递出传统文化蓬勃的生命力。续写着乡村文化振兴的新篇。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