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探测文山盲道,洞察出行难题

    2025-08-23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大学生网报8月23日电(通讯员 汪柏含)在城市的交通脉络中,盲道是视障群体“触摸”世界、安全出行的重要依托。为深入了解云南文山盲道建设与使用现状,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探无碍,道暖同行”实践团队奔赴文山,穿梭于城市街巷,开展盲道探测行动,试图勾勒视障群体“行走之路”的真实轮廓,探寻城市“无障碍”建设的痛点与希望。 实践团队首站来到文山市区街道,还未深入探查,盲道被侵占的乱象便扑面而来。在某商业街路段,5家门店像是约好一般,将商品、杂物堂而皇之地摆上盲道。一家售卖日用百货的店铺前,塑料盆、拖鞋堆积成小山,直接覆盖了半幅盲道;隔壁水果店的筐筐,里三层外三层,把盲道挤到只剩狭窄缝隙。“这些店主为了多摆点货、多招徕些顾客,完全不顾盲道是视障群体的‘生命线’。”通讯员卢丹皱着眉说,团队成员用卷尺测量,发现被占用的盲道长度累计超20米,“视障者要是走到这儿,盲杖触碰到的全是杂乱物品,根本没法辨明方向。” 车辆停放对盲道的“侵袭”同样严重。12辆共享单车随意“躺”在盲道上,车把、车轮交错,把黄色指引带搅成“迷宫”;2辆私家车则“小心翼翼”占压盲道边缘,车身与盲道砖的缝隙,不足10厘米。实践团队成员卢丹尝试模拟视障者行走,手持盲杖刚踏上盲道,就被共享单车拦住去路。“正常情况下,盲道能给视障者清晰的行进指引,可这些车辆一占道,指引就全乱了,视障者很容易在这儿迷路,甚至摔倒。” 她无奈地说,车辆无序停放,让盲道的功能性大打折扣。 临时堆积物更是给盲道“添堵”。早市结束后,残留的3处菜叶堆还“赖”在盲道上,腐烂的菜叶散发着异味,与盲道砖黏连在一起;2堆装修废料直接覆盖盲道,尖锐的木板、水泥块,成为威胁视障者安全的“隐形陷阱”。“这些临时堆积的杂物,不仅破坏盲道的连贯性,还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视障者触觉感知弱,很可能被这些东西绊倒、划伤。” 卢丹蹲下身,拨开菜叶,露出下方破损的盲道砖,“而且杂物长期堆积,也会加速盲道设施的损坏。” 团队将目光投向县人民医院周边,这里的盲道状况,关乎着患者及家属的出行安全,却同样问题频出。在医院东西两侧外围街道,含主入口至公交站台沿线,车辆占用盲道成常态。出租车、网约车为了方便接送患者,直接把车停在盲道上,短短一段路,就有超5辆车违规停放。“医院是人员密集场所,视障患者本身行动不便,来就医时还要面对被占用的盲道,无疑是雪上加霜。” 卢丹说道,团队发现,因车辆长期碾压,该区域约22米盲道存在地砖松动、破损问题,有些地砖甚至整块脱落,形成坑洼。 除了车辆侵占,医院周边盲道还遭遇“施工后遗症”。2处盲道上,水泥残留痕迹清晰可见,像是干涸的“伤疤”。“这可能是施工后未清理彻底导致的,水泥硬块附着在盲道砖上,会改变盲道的触感,视障者行走时,盲杖反馈的信息就会出错。” 卢丹用手摸了摸水泥残留,质地坚硬,“这种细节上的疏忽,反映出施工单位对无障碍设施的漠视,也让盲道的安全性大打折扣。” 而在城市另一处,广场对面街道因绿化密集、非机动车停车点无规划,陷入占道困境。茂密的绿植枝叶延伸至盲道,有的甚至直接覆盖盲道砖,把盲道变成“林间小径”;非机动车停车点缺失,导致大量电动车、自行车挤占盲道,形成“车满为患”的局面。“绿化本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可过度生长侵入盲道,就成了障碍;非机动车没地方停,就‘鸠占鹊巢’,这些问题叠加,让盲道彻底失去作用。”卢丹感慨,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漏洞,在这些细节里暴露无遗。 随着探测深入,实践团队发现,文山盲道问题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从规划层面看,部分区域在设计时,未充分考虑无障碍设施与商业经营、车辆停放、绿化布局的冲突。比如商业街,早期规划忽略了盲道与店铺经营空间的协调,导致后期商户为了经营,随意侵占盲道;非机动车停车点规划缺失,让车辆“被迫”挤占盲道。 维护管理的滞后,也让盲道问题愈演愈烈。市政部门对盲道的日常巡查、维护缺乏常态化机制,像早市残留杂物、施工后水泥残留等问题,没能及时发现并清理;盲道砖破损后,维修不及时,小问题拖成大隐患。“盲道维护看似是小事,却需要持续投入人力、精力,可目前的管理模式,很难做到‘随坏随修’。” 陈悦分析道。 更关键的是,公众对盲道功能的认知不足。在探测中,团队与占道商户、违规停车车主交流,发现很多人知道盲道是为视障者设置的,却觉得“偶尔占一下没关系”。一家占道店铺的老板坦言:“我也不想占,可店里东西没地方摆,想着盲道平时也没人走,就临时用用。” 这种“侥幸心理”,折射出社会对无障碍设施保护意识的淡薄,让盲道屡屡成为“牺牲品”。 这场持续数日的探测行动,是一次对城市“无障碍”环境的全面体检。从商业街的乱象,到医院周边的隐患,再到绿化区的困境,每一处盲道问题,都在呼吁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公众意识的提升。正如团队成员在实践日志中写道:“我们探测的不仅是盲道的破损与侵占,更是在叩问城市对特殊群体的关怀。愿文山的盲道,能早日真正成为视障者的‘光明通道’,让‘无碍前行’不再只是口号,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图为2025年7月26日七都广场(含商场区域及周边幼儿园区域)商场对面街道绿化密集,非机动车停车点无规划,导致非机动车占道情况较为严重。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卢丹供图。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相伴暖行 情润心田
  • 山东英才学院商学院“暖心相伴”实践团于2025年7月21日-2025年8月22日来到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二七新村街道建新社区开展了为期32天的社
  • 08-23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