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至7月7日,长治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力行求真,深耕求实”淮海医院服务队赴长治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及基层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郭亭艳等老师带领下,10名队员深入外科、内科、中医科、社区服务站及红色教育基地,通过临床观摩、实操参与、档案管理及红色研学,全方位体验基层医疗体系运作,深化医者使命认知,厚植家国情怀。现将实践成果分类总结如下:
一、外科实践:手术台上的精准与协作 外科组(4人)系统学习科室布局与病历规范书写,重点观摩多台关键手术:
手术实操观摩:全程见证乳腺结节精准切除、胆囊炎胆囊切除及阑尾炎阑尾切除手术。从术前消毒、麻醉管理到术中血管结扎、伤口缝合,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无菌操作的严谨性、团队协作的高效性(如“仅一个眼神便知晓解决方案”),以及外科“每一步关乎生命”的责任担当。
解剖理论学习:医护老师详解椎骨、骨盆结构及神经分布,夯实解剖知识基础。
职业精神感悟:主刀医生“厚德精业”的技艺与“清点器械确保万无一失”的细节,让队员领悟外科医者“克终慎始”的职业信仰。
二、内科实践:临床思维的锻造与人文关怀 内科组(5人)沉浸式参与全流程医疗工作:
晨间交接与病历管理:参与严谨的晨间交接班,学习从血常规、生化指标到影像学报告的临床解读;协助整理病历,掌握入院记录、病程跟踪、医嘱单等文书规范,理解“每一笔记录关乎诊疗精准性”的意义。
查房与门诊实践:跟随医生查房,观察肺水肿康复、酒精性胰腺炎等病例,学习病情询问技巧与医患沟通艺术;门诊坐诊中接触多样病症,训练初步诊断能力。
人文温度体悟:从患者“紧攥指尖的颤抖”到康复者的感激笑容,队员们认识到内科需兼具“专业严谨与共情能力”。
三、社区服务:基层防线的坚守与担当 社区组(2人)扎根淮海社区卫生服务站,投身公共卫生一线:
健康档案数字化:系统归类近三年居民健康档案,完善隐私保护,理解慢性病随访、疫苗接种记录对“治未病”的核心价值。
疫苗接种与宣教:协助填写知情同意书、维持秩序,用通俗语言解答接种疑问;参与健康宣教,传递疾病预防知识。
基层医疗认知:通过搀扶老年居民就诊、整理公共卫生记录等琐碎工作,体会基层“健康守门人”在疾病预防、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基石作用。
四、刘伯承工厂:红色基因与医者使命的融合 全体队员赴南石槽村刘伯承工厂开展红色研学:
历史现场教学:参观二工部工房炮弹模型、山西省第五区行政督查专员公署旧址,聆听“宁可后方多流汗,不可前线多流血”的军工精神,感悟革命先辈月产三万发炮弹的奋斗奇迹。
精神内核联结:将兵工厂“一切为了前线”的奉献精神与医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对照,深化“厚德济世”的校训内涵,激发“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的责任感。
七天的实践,队员们从手术室的无影灯下、病房的晨昏交替间、社区档案的泛黄纸页上,触摸到医学的多维面貌——外科的精准、内科的细腻、基层的坚守。红色精神的洗礼更让队员们明晰:新时代医学生当以“力行求真”深耕专业,以“深耕求实”服务人民,将个人成长熔铸于健康中国建设的伟业中,践行“厚德、精业、济世、报国”的不渝校训。
作者:桓亚楠、都珅娜、谭一诺
来源:长治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力行求真,深耕求实”淮海医院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