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春力量邂逅活字印刷 奋力续写非遗传承新篇

    2025-08-27    阅读:
    来源:袁心迎 方美玉 张萌 张渝阡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文化领域的当下,古老的活字印刷术正以独特魅力,与青春力量碰撞出新的火花。8月23日,常州工学院活字派团队奔赴无锡阿山活版印刷店,开展“邂逅活字印刷 续写非遗文化”的实践活动,让沉睡在历史中的活字印刷技艺,在年轻群体的触摸与探索里,重新焕发时代活力。

  阿山活版印刷店,隐匿于无锡城市脉络中,却静静守护着活字印刷这一珍贵非遗。当团队成员推开店门,暖黄灯光瞬间勾勒出古旧印刷机的轮廓,墙面上整齐排列的文创产品,如一条蜿蜒的文化星河,连接着新时代,流淌着千年传承的温度。

  图为活版印刷机以及排列整齐的文创产品 通讯员 张萌摄

  店员热情相迎,开启了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队员们围聚在古朴的印刷机旁,聆听着专属于活字印刷的故事。从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智慧闪光,到它如何推动文明传播、塑造文化格局,再到阿山店二十余年坚守传统,开发冰箱贴、手账本等文创产品 “活化” 技艺的努力,每一个故事都让年轻的心灵为之震撼。指尖轻触金属活字,凹凸纹理传递着岁月沉淀的厚重。

  图为活字派团队成员学习如何使用活版印刷机 通讯员 袁心迎摄

  到操作印刷机的环节,成为活字派团队成员与活字印刷深度交融的契机。大家分工协作,有人负责均匀刷墨,细密的墨汁如黑色溪流,在字模间流淌,考验着耐心与细致;有人手持纸板,精准覆盖在字模之上,这一步需眼疾手快,稍有偏差便可能功亏一篑;还有人转动机器,随着机械的嗡鸣,期待着 “作品” 诞生。

  图为活字派团队成员使用活版印刷机来完成作品 通讯员 方美玉摄

  与阿山活版印刷店店主陈山交流,为这场实践注入了人文厚度。店主深耕传统工艺二十余载,谈及坚守,目光中满是执着:“活字印刷是祖先留下的宝贝,不能在我们这代断了根。开发文创,是想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能以轻松的方式接触它、了解它。”同时老板陈山还分享一些特别的故事:比如为还原古老字模,四处寻访老工匠;为设计独特文创,熬夜打磨创意,这些点滴,让队员们看到非遗传承背后的心血与热爱。

  此次无锡之行,常州工学院活字派团队收获的不仅是活字印刷的实操技能,更是对非遗传承的深度思考。队员们纷纷表示,在亲手触摸字模、操作机器的过程中,解码了活字印刷的智慧 —— 那是古人应对信息传播需求的创新,是千年间匠人们精益求精的坚守。

  在实践结束之后,成员们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活字印刷作品进行合影,大家感受到,传承非遗,需要年轻一代主动靠近,用创意为其赋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这项非遗技艺。

  图为活字派团队成员手拿自己制作的活字印刷作品 通讯员 张萌摄

  青春与古老技艺的相遇,碰撞出耀眼火花。常州工学院活字派团队以实践为笔,书写着非遗传承的青春答卷,让无锡活字印刷的智慧之光,在当代继续照亮文化传承之路,也期待更多年轻力量加入,让这份跨越千年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彩,让活字印刷的 “火”,烧得更旺、传得更远,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永续传承,生生不息 。

社会实践推荐
  • 临沂支教行:在夏日遇见成长
  • 清晨五点半,临沂尚浸浅灰雾气中,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沂路星光队成员开启支教。2025 快乐成长夏令营开营,兰山区关工委前辈忙碌
  • 08-27
  • 赴滁州市梅铺社区AI、应急知识科普
  • 为助力社区安全建设与环保理念传播,滁州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师生走进滁州市梅铺社区,于不同时段开展系列活动,以青春行动守护居民安全、
  • 08-27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