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子日可氮社会实践团队赴兖州区薛庙社区开展居民座谈会活动

    2025-08-29    阅读:
    来源:山东大学
8月23日,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子日可氮”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线下实践活动,带着前沿科技走进济宁市兖州区薛庙社区,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座谈会揭开等离子体固氮技术的神秘面纱。团队队长赵鸿喆在开场中生动阐释了实践意义:“‘子日可氮’承载着用等离子体创新技术活化氮气、推动化肥生产低碳转型的愿景。我们致力于用更清洁的方式,守护从农田到餐桌的绿色链条。”这一理念迅速拉近了高校科研与社区居民的距离。
活动现场,团队将高压实验室中观测到的复杂数据转化为通俗语言。通过把等离子体比喻为“闪电般的第四态物质”,居民们理解了这种特殊能量如何高效破解氮气分子的坚固结构;对比传统化肥生产的高能耗、高污染现状,更突显出该技术在节能减排与土壤健康保护中的革命性潜力。为深化理解,团队设计了双轨科普模式:一段在安全实验室录制的等离子体放电视频,让居民目睹绚丽的电光如何“驯服”空气;精心制作的“空气成分图”和“氮循环模型”道具,让抽象原理变得可触可感。面对“能完全替代化肥吗”“何时走进田间”等现实关切,队员余宗骏结合研究进展耐心回应:“我们正探索小型化设备方案,未来将在试点农田验证效果。”现场互动热烈,科技的火种在问答间悄然传递。 
此次科普之行收获了远超预期的回响。一位社区老人感慨道:“原以为实验室的高科技遥不可及,现在才知道它能让我们吃得更安心!”社区干部亦高度评价活动“用老百姓的语言讲透了尖端科技”。对团队成员而言,居民对技术安全性、实用性的关注,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珍贵方向——设备小型化、成本优化成为重点攻关领域。活动结束后,团队同步建立了线上科普社群,持续为薛庙社区居民解答疑问。社区负责人更主动提出长期合作意向,为高校科研成果在基层生根开辟了新路径。
“子日可氮”社会实践团队在薛庙社区的科普之行,是一次科技之光照亮基层沃土的真实写照。它不仅传递了等离子固氮这一绿色前沿科技的希望之火,更体现了山大学子勇于创新、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团队成员在“顶天”(探索前沿技术)与“立地”(服务民生需求)中不断求索,将实验室的研究灵感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点滴力量。未来,“子日可氮”团队将继续秉持科技向善的理念,深化科研探索,丰富科普形式,为科技创新服务农业现代化、助力国家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山大智慧与青春力量!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