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南审学子探访AI与批判性思维——信息便利与思维深度的双刃剑

    2025-08-29    阅读:
    来源:南京审计大学“智汇AI,思辨同行”社会实践小分队
  2025年7月15日至8月5日,南京审计大学国际联合审计学院“智汇AI,思辨同行”社会实践团队围绕“大学生常态化使用生成式AI工具对批判性思维的影响”展开深入调研。团队制定周密计划,先后走访南京审计大学浦口校区与南京林业大学新庄校区,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多种形式,力图揭示AI在高校思维培养中所扮演的双重角色。
  
  实践初期,团队成员在南京审计大学得一图书馆系统检索和阅读与人工智能、批判性思维相关的书籍与论文,奠定理论基石。随后,团队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在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单日最高回收有效问卷超四十份,覆盖多个学科背景的学生。与此同时,团队成员分批次开展深度访谈,倾听来自不同专业学生的真实声音,记录他们使用AI辅助学习、写作与研究时的体验与反思。
  
  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学生认同生成式AI在信息整合与逻辑构建方面的积极价值,尤其在资料搜集、论文大纲拟定、数据分析等环节显著提升效率。然而,不少同学也坦言,长期依赖AI可能导致自主思考意愿下降、论证深度不足等问题。一位受访者表示:“AI给了我们答案,但并没有教会我们如何提出问题。”随着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团队借助Excel与SPSS等工具进行系统处理,发现大学生对AI工具的依赖程度呈现明显分层现象:高频使用者更关注其效率提升,但也更容易出现思维惰性;中低频使用者则更多将AI视为辅助而非替代,批判性思维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在实践总结阶段,团队不仅完成了详实的调研报告和数据分析图表,还制作了项目展示PPT、纪实短片和一份涵盖使用建议的电子版《AI与批判性思维培养指南》,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切实参考。
  
  该项目不仅是一次学术实践,更是一次对技术与人关系的青年反思。正如团队负责人所说:“AI不应是思考的终点,而应成为推动思维走向深入的起点。”这句话,或许正是对这场实践最有力的总结。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