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证青春·工筑基层”实践队全体成员走进安徽省马鞍山市岱山森林公园老年公寓,开展以“擦拭窗明几净,聊暖岁月时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目的在于让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陪伴和帮助老人的同时,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为老人家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清洁服务与暖心陪伴的实践帮助。
窗台拂尘:青春的指尖褪去沉积的灰尘清晨的阳光透过岱山森林公园的枝叶,洒在老年公寓的窗台上。实践队成员们听从着老年公寓负责对接的老师的指挥,拿着公寓保洁处的抹布、水桶和中性清洁剂,分成四组,以两组一层的形式,进行窗台的擦拭工作。有别于工程制图课堂上绘制建筑图形尺寸大小的精准,这里的“作业”则更加需要细腻与耐心。
在三楼张爷爷的房间,队员们发现窗台边角积着薄尘,窗轨里还卡着不少的小树枝,小枝条。来自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王子涵同学先蹲下身,先用手小心翼翼夹出树枝,再将抹布折成整齐的矩形——他特意将抹布边缘对齐窗台棱角,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他专注的侧脸,指尖划过之处,窗台上的灰尘渐渐褪去,露出原本的温润色泽,窗轨也焕发了原来的色彩。
擦到靠窗的书桌时,队员们注意到桌面上放着一副老花镜和几本闲置的《老年文摘》。“大爷看书时肯定常坐在这儿,窗台干净了,看书时心情也会感到敞亮不少。”实践队员王鹏程,孙江辉同学特意将抹布拧至半干,轻轻擦拭书桌边缘,生怕水珠溅到书页上。张爷爷拄着拐杖站在一旁,看着窗台上的绿萝叶片被细心擦去浮尘后愈发鲜亮,笑着说:“这些孩子干活像搭积木似的,又快又稳当。”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打扫卫生擦拭窗台。 褚振宇 供图)
围坐闲谈:和蔼的言语承载岁月的记忆 清洁完毕,队员们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围着搬了木凳坐在了房间门口的周奶奶身旁,蹲坐在了地上,和老人们拉起了家常。85岁的周奶奶指着窗外的不远处的公园,慢慢说起往事:“我年轻的时候,这公园还是片荒坡,后来啊,是县里组织工人修了路、栽了树,才有了现在的样子。”
“奶奶,那时候修路用的是碎石还是混凝土呀?”来自只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康同学好奇地问道。这个问题一下子打开了周奶奶的话匣子,她比划着说:“刚开始是碎石路,下雨就泥泞,后来有批年轻工人来支援帮助,专门带着机器铺了水泥,还做了排水坡,小康啊这个还是和你们专业相关的。自那以后,路面就再也不会积水了——就像你们刚才擦窗台时,特意把窗槽里的水擦干一样细心。”

(图为实践队成员围坐倾听周奶奶讲述修建往事。 褚振宇 供图)
活动接近尾声时,在实践队队员们和老人们之间的畅所欲言之下,本次实践活动也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实践队张队员在总结时感慨道:“我们学建筑,总以为目标是建造坚固的空间,但今天在与老人们的相处中才真正懂得,能承载温暖、传递善意的,从来不是冰冷的砖瓦,而是人与人之间紧紧相连的情感。”
此次实践虽已落幕,但服务的脚步不会停歇。未来,“建证青春·工筑基层”实践队将继续深耕社区与养老机构,依托建筑专业优势,扎实推进改造调研,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我们期待用青春的力量,将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融入每一处细节设计、每一次实际行动,为老年群体筑造更具温度的生活空间,让这份关怀在实践中不断延续、代代传承。
通讯员 褚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