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炮龙,彩宾州
近年来,宾阳县委、县政府实施“炮龙文化”精品战略,着力打造“百龙舞宾州”特色品牌,在传统炮龙节“游彩架”、“灯酒会”、“舞炮龙”的基础上,增加了大型炮龙之夜晚会、炮龙表演比赛、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民俗文艺大展演、龙娃龙女形象大使选拔等内容,使整个炮龙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异彩纷呈。整个活动以炮龙文化为主线贯穿始终,形成了不同的活动形式,体现相同的文化内涵,达到了民俗与艺术相交融,形式与主题的有机统一,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民俗文化的发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宾阳县文化馆获得“宾阳炮龙节”项目保护单位资格。2023年10月31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宾阳炮龙节”项目保护单位宾阳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能够在促进乡村产业、人才、组织、生态、文化五大振兴中发挥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如何将传统炮龙文化创新升级,融入现代社会,除了观看宾阳炮龙表演以外,还可以参与炮龙文化、农耕文化的研学实践;打造宾阳炮龙系列文化自主品牌,将龙须、龙珠等非遗系列文创产品与网络销售相结合、让文化产品走进直播间,最终走向千家万户。
政府和各中小学联合举办,在民间扎龙手艺人的鼎力支持下,宾阳县在学校内每个学期安排一定次数的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学习传承活动,把非遗传承人请入校园,为学生讲解非遗文化。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学习制作炮龙以及如何舞龙、如何打龙鼓等内容,更加深刻地了解宾阳炮龙这个国家级非物质遗产,能学习到炮龙冒险、坚毅、勇敢、团结等精神。
宾阳炮龙涵盖着神秘、有趣、刺激、喜庆、吉祥等多种内涵,由此可以开发多种多样的纪念册、纪念物、喜庆卡片、服饰、手饰制品等,如舞炮龙时戴的竹编帽,小龙珠,开发相关具有收藏价值的精品。同时可以销售印制着炮龙图案的口罩、炮龙帽子、炮龙衣服、炮龙鞭炮等商品。其次也要注重销售方式的多样化,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开设线上商店,紧跟炮龙文化的传播的浪潮,大力销售炮龙文化创意产品。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