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春接力讲红色故事——历史师范生团队母校传薪火

    2025-09-01    阅读: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 通讯员王梦涵
 下午2时30分,奔牛高级中学高三(2)班教室内,学生们刚刚结束一场模拟考试,略显疲惫的脸上带着一丝期待。吴玮拿着讲稿走进教室,熟悉的环境让他倍感亲切。“各位学弟学妹,今天我不是来给大家讲考点的,而是想和大家分享三个来自我们常州的青年故事,他们的青春,曾为理想燃烧。”简单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与学生们的距离。
 吴玮首先从瞿秋白的故事讲起,他着重讲述了瞿秋白在翻译《国际歌》时的严谨态度。“‘英特纳雄耐尔’这个词,瞿秋白先生反复琢磨,既要符合原文含义,又要让中国民众能够理解和接受。这种对细节的追求,正是他对革命事业负责的体现。”吴玮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告诉学生们,无论是学习还是未来的工作,都需要这种严谨认真的态度。
 在讲述张太雷的事迹时,吴玮特意提到了张太雷与奔牛高级中学的渊源。“张太雷先生曾在常州的学校就读,他的青少年时光与我们如今的校园生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他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早早立下了救国救民的志向。”这番话让学生们深感共鸣,原本有些沉闷的教室,逐渐变得活跃起来,有学生主动提问,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张太雷的故事。
 谈及恽代英时,吴玮重点分享了他在革命困难时期的坚持。“恽代英先生在狱中遭受了残酷的折磨,但他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信仰,最终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吴玮告诉学生们,高考就像一场“战役”,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只要像恽代英先生那样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胜挑战。
 宣讲过程中,吴玮还展示了团队收集到的“常州三杰”的珍贵历史照片,包括瞿秋白的手稿、张太雷的书信等。这些实物资料的展示,让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近距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精神力量。“原来他们也曾是和我们一样的青年,却做出了如此伟大的选择。”一位学生感慨道。
 宣讲结束后,吴玮与学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不少学生表示,这堂红色宣讲课让他们在紧张的备考中获得了精神动力,也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次返校宣讲是团队“红色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的第一站,接下来他们还将走进更多中小学,用青年的视角讲述红色故事。而对于吴玮来说,这次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历史教师的决心,“我希望未来能站在讲台上,把更多红色故事讲给学生听,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