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青年力量是推动产业创新的关键先锋。为强化“三农”服务意识、提升专业实践能力,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立草立业”实践服务团赴青岛云泉春茶业有限公司,以“销售端需求倒推产业升级”为核心,开展暑期实地调研,深入探索草业与茶产业生态经济融合的新路径,为草业全产业链建设注入实践智慧。
实践团首站聚焦茶园生态种植环节,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以虫治虫”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逻辑——其核心是通过构建乔—灌—草复合生态系统,为益虫营造栖息环境,既提升生物多样性、改良土壤,更关键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让茶叶达到绿色品质标准,而这正是当前消费市场对茶叶产品的核心需求。团队发现,该生态模式下产出的茶叶,因“零农残”“生态种植”标签,在市场上更具议价能力,直接推动销售端溢价提升,这为草业在“生态种植—品质提升—市场认可”的链条中找到定位:草作为生态系统的关键一环,可成为连接“种植端”与“销售端”的品质桥梁。

随后,团队在国家级绿色防控示范茶园区,重点考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销售端的支撑作用。同学们实地观摩白星花金龟将茶杆、烂叶转化为虫砂有机肥的过程,了解到该模式虽面临原料收集、转化效率等挑战,但产出的有机肥可反哺茶园,进一步保障茶叶生态品质,形成“废弃物—有机肥—优质茶叶—市场热销”的循环闭环。这让实践团意识到,草业在废弃物处理、有机肥料生产等领域的技术,可助力茶企降低生态种植成本,稳定品质供给,从而巩固销售端的市场信任。
在制茶车间,实践团通过学习茶叶加工工艺、参与制作流程,更直观地感受到“生态种植”对品牌打造的赋能效果。企业负责人提到,消费者对茶叶的“生态溯源”需求日益强烈,而茶园的乔—灌—草生态系统、废弃物循环模式,正是品牌向销售端传递“绿色理念”的重要卖点,能有效吸引注重健康、环保的消费群体。这一发现让团队明确:草业不仅可服务于种植端的生态建设,更能通过参与产业故事构建,为销售端提供差异化的品牌竞争力。

此次调研以销售端需求为导向,让实践团清晰梳理出草业与茶产业融合的核心逻辑:草业技术可通过优化生态种植、助力循环利用、赋能品牌建设,从“后端”支撑茶产业的市场价值提升。同学们表示,将把调研收获转化为专业智慧,未来聚焦“草业+产业”的市场需求,探索更多草业服务销售端、反哺全产业链的路径,以青春力量助力草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产业升级贡献专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