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华中农大文法学院红马甲志愿服务队探索“五维赋能”养老模式 用专业服务点亮老年生活

    2025-09-04    阅读: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赴陕西汉中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与“文旅康养”政策推进的背景下,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一支实践团队走进陕西省汉中市褒国康乐园养老社区,开展了为期12天的老年社会工作实践。团队创新性提出“五维赋能”(科技、法治、文化、情感、代际)模型,通过多样化服务为150余位老人送去关怀,为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提供了新路径。
 
科技赋能:跨越数字鸿沟,连接精彩世界
“现在我能自己跟外地的孙子视频了,真方便!”75岁的林爷爷难掩喜悦。团队聚焦老人数字需求,开设智能手机教学课程,涵盖基础操作、微信高频功能及防诈骗演练,结合“技术问诊窗口”提供一对一辅导。实践数据显示,老人独立使用社交软件的比例从初期15%升至70%,不少老人首次体验自主视频通话,技术焦虑感显著降低,借助科技手段拓展了生活半径。
法治赋能:筑牢权益防线,守护晚年安宁
“遇到‘孙子要赎金’的电话,先别慌,一定要打电话核实!”72岁的张爷爷在普法互动中准确答出防诈要点,赢得全场掌声。团队开展“法治护航享晚年”主题活动,解析虚假保健品营销、冒充公检法等高发诈骗类型,通过情景剧演绎、互动问答等通俗方式,传授“不贪心、不慌张、不转账、多沟通”的防诈原则,同时提供遗嘱订立、财产继承等法律咨询,让老人从法律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自身权益的“主动守护者”。
文化与情感赋能:滋养精神世界,唤醒生命力量
集体生日会上,《唱支山歌给党听》《我的中国心》等经典歌曲响起,老人们跟着旋律哼唱,唤起青春记忆;手指操、小品等节目轮番上演,现场笑声不断。这是团队开展的文化赋能活动,以“文化+康养”为导向,丰富老人精神生活。同时,志愿者一对一记录高莲英、陈保生等老人的生平经历,形成4万余字的数字化故事册。文化唤醒记忆,情感陪伴暖心,二者共同推动服务从“物质照料”走向“精神滋养”。
代际赋能:搭建双向桥梁,共筑成长共同体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徐尚斌爷爷用口风琴为学生合唱伴奏,琴声与歌声交织成动人旋律。团队推动青年学生与老人合作排练文艺节目、编排小品,让老人从“被照顾者”变为文化传承者和表演共创者。这种双向互动中,老人重获社会认同感,学生则深化了对老年群体和专业的认知,实现代际价值传递与共同成长。
“五维赋能”是有机整体:科技是工具,法治是保障,文化与情感是核心,代际是纽带,共同构建起互助包容的养老共同体。实践虽仅12天,却收获良好反响,累计获21篇媒体报道。团队表示,将继续优化模型,结合各地特色调整服务,为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通讯员:许梦怡 龚麦麦)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