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行担当:“海纳百川”浙江舟山社会调研队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海纳百川”浙江舟山社会调研队
时代召唤青年,青年担当未来。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与气魄,组建了浙江舟山社会调研队,奔赴东海之滨,深入社会基层,开展了一场以“青春力行担当”为主题的生动社会实践。
一、 以“海纳百川”之胸怀,锚定调研方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团队取名“海纳百川”,既寓意着学习舟山作为海洋经济发展先行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也体现了山大学子胸怀家国、博采众长的求知态度。调研队立足齐鲁交通学院的学科特色,聚焦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目光投向舟山这一国家级新区、浙江自贸试验区核心板块。课题围绕舟山在港口物流发展、海洋产业升级、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海岛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维度的实践与探索展开,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感知发展脉搏,理解政策落地,探究创新路径,贡献青年智慧。
二、 以“力行实干”之脚步,深入实践沃土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调研队员们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唯有深入实践,方能获得真知。他们走出象牙塔,踏上舟山群岛,足迹遍布码头岸线、建设工地、渔村社区、企业展厅、政府部门。
· 深入港口枢纽: 队员们走访舟山港域主要港区,观摩现代化码头作业,与港口管理、物流企业负责人交流,了解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运作以及数字化在提升港口效率中的作用。
· 探访产业前沿: 聚焦绿色石化基地、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调研产业布局、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及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感受海洋经济转型的强劲动能。
· 体察海岛民生: 走进基层社区、渔农村,与当地居民、干部座谈,了解“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美丽海岛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成效与挑战,感知共富路上的温度与精度。
· 感悟文化生态: 考察海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海岛地区的具体实践,思考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平衡之道。
每一次访谈、每一份问卷、每一次现场观察,都凝聚着队员们的思考与汗水。他们在行走中学习,在调研中成长,将专业理论与社会现实相印证,提升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以“青年担当”之使命,贡献智慧力量
社会调研不仅是认知社会的过程,更是服务社会、贡献力量的起点。“海纳百川”调研队的队员们始终铭记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 是观察员,更是思考者: 他们不仅记录现象,更深入思考现象背后的逻辑、成就背后的经验、发展面临的瓶颈,努力形成具有独立见解的调研成果。
· 是学习者,也是建言者: 他们虚心向地方干部、行业专家、人民群众求教,同时也尝试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为舟山交通网络优化、产业绿色发展、海岛乡村振兴等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想法和建议,哪怕只是微小的火花,也展现了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与潜能。
· 是山大学子,也是形象使者: 他们以严谨的学风、求实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展现了山东大学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搭建起校地交流的桥梁,传播了山大文化。
结语
此次浙江舟山社会调研,是“海纳百川”团队一堂深刻的“国情课”、“实践课”和“思政课”。队员们以青春的脚步丈量祖国发展的热土,以担当的精神直面时代提出的课题。他们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学问扎根在广阔天地间,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实践淬炼。展望未来,队员们将继续秉持“海纳百川”的精神,将调研所得转化为学习动力和未来方向,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