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思炬燃光 红韵传薪”社会实践队队员

    2025-09-04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7月12日下午,为深入了解近代中国海防发展历程,筑牢国家安全防线,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山东大学药学院”思炬燃光 红韵传薪“社会实践队队员王凯走进了烟台东炮台这座承载着百年风云变幻的军事遗迹。
  东炮台地处烟台市中心的滨海北路,三面临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西与烟台山相望,北可眺芝罘岛,宛如一位威严的守卫,扼守着渤海湾的重要门户。炮台所在的岿岱山海拔25米,虽不高大,却因其战略位置而显得尤为重要。
东炮台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作为海防重镇,见证了无数历史风云。到了清末,洋务大臣李鸿章看中了这里的地理优势,奏请光绪皇帝,斥资100万两白银扩建炮台。德国技师督造的炮台,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克虏伯大炮,成为中西合璧的军事建筑典范。炮台的石墙用铁件连接,坚固程度不亚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门洞、房顶均为石劵结构,厚实的石壁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防御之严密。
         步入展室,那些布满锈迹的炮弹、珍贵的出土文物,以及烟台海军学堂的老照片,悄然间勾勒出过往的轮廓。烟台海军学堂创建于1903年,是我国近代航海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堂的第一任校长是冰心的父亲谢葆璋,冰心曾在这里度过童年,称烟台为“灵魂的故乡”。展厅内的雕塑和照片,再现了当年官兵的生活场景,仿佛时光倒流,让我们得以窥见那段峥嵘岁月。
        参观东炮台,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眸,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那些斑驳的炮台、锈蚀的炮弹,都在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实践队队员王凯表示,今天的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发愤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