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传承非遗文化 赓续精神血脉

    2024-07-14    阅读:
    来源:原创
      知行并进,躬行实践;力学笃行,履践致远。近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结束了在咸宁市通山县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山木雕”的实践调研。
本次调研由参观非遗馆和动手实践两个部分组成。首先是参观非遗馆了解历史与基础,队员们需要了解木雕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知识,参观能够让人近距离接触木雕作品,感受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木雕作品不仅在造型上优美,工艺上精湛,而且在题材内容上丰富多样,涵盖了人物、山水、花鸟等多种元素。这种参观体验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木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参观木雕非遗馆有助于增强队员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实践中老师介绍木雕的发展历史、雕刻技艺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等。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学习过程中,队员们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内容。本次实践创设了一体化学习与工作情境,实现了行动导向典型任务学习,在经验丰富的传承人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木雕制作技艺的传承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既要传承传统技法和纹饰,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在实践中,队员们被鼓励大胆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木雕艺术。
      木雕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和传承木雕技艺,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木雕不仅局限于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要求创作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对细节的热爱以及高超的审美能力。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木雕创作是一个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耐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可以体验到内心的平静和专注,从而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净化和提升。但学习木雕也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挑战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经验,才能逐渐掌握这项技艺。因此,坚持和毅力是成功的关键。
      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技术不仅能够让我们掌握一项独特的技艺,还能让我们在精神和文化层面上得到深刻的熏陶和提升。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形式。学习木雕技术对于教育和文化传播也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学校通过开展木雕技能培训,帮助学生提高美学修养和雕刻技术。展示和分享木雕作品,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从而增强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个人的刻苦钻研下,每位队员都充分了解了“通山木雕”的内涵,同时也收获了自己满意的作品,丰富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技能,还能为社会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