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惊鸿一剪,经典流传

    2024-07-15    阅读:
    来源:原创

  “一纸一世界,一刀一乾坤”。为推动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剪纸艺术,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奋楫扬帆赴酉阳,赓续前行启新程”实践团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龚滩古镇,体验了非遗技艺——剪纸。

  实践团成员在剪纸文化传承人戚玉龙和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非遗传承基地体悟剪纸艺术。通过杨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剪纸,顾名思义,是用剪刀或刀具在纸张上剪出各种图案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简单的平面镂花艺术,通过折、剪、刻、装饰,制作出巧夺天工的艺术成品,要用于节日庆典、婚庆嫁娶等场合。每个剪纸纹样都蕴含着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可分为纳吉、祝福、怯邪、除恶、劝勉、警戒、趣味共七类。

  (图为非遗传承剪纸基地)何绣洁 摄

  (图为杨老师讲解剪纸艺术的历史以及制作步骤)石山 摄

  其次,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剪纸艺术。每位实践团成员参照杨老师的剪纸步骤:折纸、剪纸,一步一步认真学习,在实践团成员精工细剪的努力下,精美绝伦的艺术成品展现了出来。

  (图为实践团成员跟杨老师学习剪纸)何绣洁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剪纸艺术成品展示)何绣洁 摄

  之后,我们还对当地村民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采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比如问卷调查、实地采访、入户宣传、视频剪辑等方式,大力促进了当地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认识,为当地的文化传承贡献了一份绵薄之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和杨老师合影留念)石山 摄

  在本次探寻非遗文化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倾听非遗故事、学习剪纸技艺、体验剪纸之美。杨老师也提到,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非遗文化要真正"活下来",需要匠心,需要坚守,亦需要传承。因此,我们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积极推动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双结合发展,切实做到,在推动非物质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